■李雪婷/新疆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作為語言的基本單位,英語詞匯是構成語言的三個要素之一(發音,英語詞匯,語法)。在朗文的“語言教學詞典應用語言學”中,英語詞匯被定義為一組英語詞匯,包括單個單詞復合詞和成語。隨著研究的深入,一些學者給出了他們自己的英語詞匯定義和分類。英語詞匯是指所有英文單詞的總稱,包括單詞和短語,習語和固定搭配;它是具有特殊含義并構成英語表達的最小單位。
英語詞匯教學是以英語詞匯為教學內容,以詞語的理解和應用為教學目標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活動設計。胡東春(1990)認為“大致相當于英語教學中的英語詞匯教學”。 從宏觀角度來看。 他認為英語英語詞匯教學可分為“教學背景文化,如何使用教學,教學思維方法,教學習得策略和教學語言知識體系”五個方面。王杜勤(2010)指出,“英語英語詞匯教學內容載體是英語詞匯,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理解英語詞匯,實現英語詞匯的合理使用”。從微觀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英語詞匯教學是一種幫助老師向學生解釋和教授英語詞匯的方式。
語境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制約著語言的選擇,因為意義的表達、英語詞匯的選擇必須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才能完成。英語詞匯教學因此不能脫離語境,不能只是把詞典簡單地搬過來,而應該為學生提供英語詞匯應用的環境。如,學生不應該只知道doctor是醫生,而是還必須知道可以幫助學生聯想到doctor的各種場景,如醫院、病人暈倒、非典等。
英語詞匯的記憶不是孤立進行的,而是以語段的方式保留在長期記憶之中。人們對英語詞匯的記憶是按照語塊進行的,語塊意識的強弱將直接影響其語言應用能力的發展。因此在英語詞匯教學中,除了語境因素外,還要考慮語塊因素,把英語詞匯教學變成語塊教學,這樣學生就不會機械地去背誦英語詞匯,而是在語塊中輕易地識記英語詞匯。
策略在英語詞匯學習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生有必要掌握聯想、分類、映像等英語詞匯學習策略。英語詞匯教學也不能只是教授英語詞匯的意義和用法,更應該把策略作為教學內容之一。比如,詞匯網既可以是一個詞匯學習活動,同時也是策略培養活動。通過詞匯網的構建,學生不僅可以歸納總結相關詞匯,理解詞匯之間的聯系,同時還可以培養通過構建詞匯網學習詞匯的基本學習能力。
詞匯運用是詞匯學習中最為重要的環節,如果缺乏運用環節,學習者即便是暫時記住了單詞,由于沒有通過運用得以鞏固,也將導致學習者無法真正掌握單詞。因此,教師應根據所教詞匯的特點,結合學習者的具體情況設計一定量的詞匯運用活動。詞匯應用策略有以下幾點:(1)看圖描述:教師選擇一些圖片,讓學習者盡量用所學單詞加以口頭或筆頭描述。(2)描述繪畫:一個學習者手持圖片,另外一個學習者手持一張空白紙和一支筆,然后,手持圖片的學習者盡量用所學單詞來描述圖片內容,要求同伴根據他(她)的描述在空白紙上畫出來。(3)詞匯游戲:教師向學習者展示一副圖片,圖片中有許多物體,允許學習者看圖片一到兩分鐘,然后收起圖片,讓學習者回憶圖片上的內容,并寫在紙上,然后與同桌相互比較。(4)表示詞義程度:教師向學習者提供一系列單詞,請他們按照這些單詞的含義排列順序。一般來說,教師應先提供一個起參照作用的單詞。例如,參照詞為sad,請將下列詞匯加以排列:happy,content,cheerful;或參照詞為其他。(5)同義詞和反義詞配對:教師向學習者提供一組詞匯,告訴學習者其中包含若干組同義詞和反義詞,然后讓學習者將這些同義詞和反義詞列出并討論:Full go empty asleep lazy continue choose thin dirty thick。(6)單詞范疇歸類:教師為學習者提供一組詞匯,這些詞匯包含屬于不同范疇的詞匯,然后讓學習者為其歸類。
不同的教學目標需要不同的活動設計,在選擇教學方法時因此也必須考慮不同教學目標的要求。例如,如果聽力和閱讀前的詞匯教學并不要求應用,那么就可以不選擇PPA的教學方式,也沒有必要安排應用環節。
詞匯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交際,但并不是每個教學階段都要求詞匯學習達到交際目標。交際取向指教學方式的選擇要考慮到交際的需求,如果詞匯教學以真實交際為目的,則可以采取情境教學法或者任務教學法。當然,交際取向同樣要求在具體的活動設計方面也應該盡可能體現交際取向,設計交際性詞匯訓練活動。
一般來說,物質名詞只是要求識記和自動提取,即了解其所指,在口頭和筆頭表達中遇到某物質名詞時能夠自動使用。抽象名詞則不同,需要學生理解其表達的含義。動詞、形容詞、副詞、連詞以及介詞等則不僅要求學生能夠理解其意義,同時還必須掌握其用法,明確使用的語境。所以,在選擇教學方法時,必須分析所學詞匯的特點,根據詞匯對認知的要求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