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學生鋼琴基礎差。由于中等職業學校的生源多數是初中畢業生,且在招生時沒有專業測試,因此,學生的鋼琴基礎普遍較差。生源問題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首要問題,也是中等職業學校制定教學計劃的參考指標。
第二,學生對鋼琴課興趣不高。鋼琴課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結合的學科,除了在課堂上的理論講解,課后的練習也是至關重要的。但由于鋼琴課難度較大、且許多學生基礎較差,導致對鋼琴課的興趣不高。課堂上對理論知識點的掌握不夠熟練,課后的實踐練習也較少。如此,學生興趣不高,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和課后對鋼琴教學的理論性知識點和實踐性操作都較少的情況下,就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
第三,教學內容超出了學生能力。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是以培養幼師為主的專業。因此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要符合專業的基本要求,不能盲目地要求學生在鋼琴水平要達到5-6級。且由于學生生源問題,導致學生鋼琴基礎差、學習難度大,加之課程時間有限,導致鋼琴課專業課堂效率不高,學生很難在課堂上完成教學要求。
第四,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不當。中等職業學校的鋼琴課沿用傳統教學模式,即長期以來實施的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在中等職業學校,由于教學培養目的的特殊性,導致這一教學模式難以取得較好的成績。教師“滿堂灌”的教學理念和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方法應當有所改變。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課程多是采取“一對一”授課模式,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常以模仿為主。學習形式單一,缺少和同學的交流、對比和競爭,對鋼琴教學的質量有所影響。
生源問題是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高效課堂建設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在面對基礎差的學生,學校應當把握學生的心理,幫助他們樹立學習自信。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讓他們在剛接觸鋼琴教學時能夠產生初步的興趣。
鋼琴教育對學前教育專業來說是基礎性專業課程,需要讓學生意識到鋼琴教學在學前教學專業中的重要性和對學生今后工作的重要性。同時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相互督促,課堂課后都能有所進步。
學校應當適應社會的需求,合理選擇教學內容。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課教學,是讓學生初步掌握基本的坐姿、手型、兒歌伴奏的要點,提高藝術修養和音樂表達能力,以此適應社會對學生的需求。
傳統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采取教師講解,學生被動接受。鋼琴課程是一個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結合的課程,要求教師能給學生充分的機會進行實踐,讓學生能更加主動地學習。鋼琴教學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適應高效課堂模式。改變傳統的“一對一”個別授課模式,采取小組化、集體化模式,讓學生能更加主動地學習的同時能夠相互交流,相互幫助。通過集體授課講授鋼琴彈奏的理論、作品分析等理論性知識,省去個別授課的重復性講述;通過小組授課把進度相同的同學安排到一起,教師在對小組同學進行針對性講解、指導的同時讓學生能夠相互幫助、交流。同時,高效課堂建設還提供了齊奏、合奏和伴奏等豐富多樣的課堂演奏形式,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有很大幫助。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是面向社會需求的,社會需求是在發生變化的。還需要教育工作者了解當下幼兒對幼兒教師及課堂的需求,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通過教學觀念的更新適應社會的需求,這也是高效課堂發展的必然要求。
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是針對幼兒教育開設的專業,對學生的要求較高。學校應該加大對學生的培養,不僅僅是專業知識,更有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讓學生能夠適應社會的需求。鋼琴課程對學生雙手靈敏度和大腦的協調度都有較高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從學生的彈奏坐姿抓起,同時重視學生的樂理知識和兒歌知識以及交際能力,讓學生在入職的時候能夠適應學前教育這一行業,滿足幼兒及家長的要求。
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是學生學習的重點課程之一,也是教學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和學生今后在相關行業的發展密切相關,應當引起學校、教師和學生共同重視。面對鋼琴教學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高效課堂建設,提高教學質量,培養綜合人才,適應社會的需求。這要求學校、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