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所形成的以愛國創業為核心的偉大精神總稱,是中國共產黨在吸收中國傳統民族精神的基礎上,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相結合的智慧結晶。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石油工人在艱苦創業中所形成的偉大精神,是對紅色精神的進一步傳承及有機的補充。
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形成于上個世紀我國石油會戰的特定歷史時代。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的產物,亦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其思想內涵是紅色精神的傳承、升華和發展,是工人階級對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偉大貢獻。史無前例的石油大會戰,促成了科學理論和生產實踐的相結合,推動了優秀傳統紅色精神和中國工人階級大無畏犧牲奉獻精神相結合,不同時期的鐵人精神相繼產生。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不但改變了中國石油工業的面貌,而且推動了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集中體現了中國工人階級攻堅克難、心懷祖國的精神特質,成為中國工人階級無私奉獻精神之源和紅色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石油大會戰中,艱苦創業的石油工人創造了“人拉肩抗精神”、“干打壘精神”、“縫補廠精神”、“回收隊精神”,在此基礎上初步形成了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基本內涵,即:為國分憂、敢于擔當的愛國精神;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創業精神;實事求是、科學管理的求實精神;胸懷全國、不計得失的奉獻精神。鐵人精神是大慶精神的人格化體現和典型化濃縮,鐵人王進喜身上所表現出的無私和奉獻的英雄主義氣概,充分彰顯了石油工人克服一切困難為祖國貢獻石油的主人翁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感。由此可見,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是紅色精神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一種新的拓展,是紅色精神的次生形態。
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主張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價值取向。自強不息的精神是大慶油田從蒼茫草原到現代化新城發展軌跡的真實寫照。在困難面前有頑強斗志,在攻堅克難中能經受鍛煉,在矛盾面前善于破解難題,體現了石油工人對待困難的自強不息的鋼鐵意志,表現出舍家為國的鞠躬盡瘁精神,堅韌不拔、奮勇向前的英雄氣概……這些精神經過歲月的洗禮,已成為紅色精神的旗幟,在共和國的發展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在大慶油田會戰的特殊歷史時期,石油工人在極端艱苦的環境下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秉承和弘揚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時期創造的紅色精神、中國工人階級的優良傳統,堅持從實踐出發、堅持矛盾分析的方法,不斷地進行科學實驗和技術攻關,探索和掌握不同階段的油田開發規律,以認真的態度、求實的作風、奉獻的精神,攻堅克難,形成了“三老四嚴”的優良作風?!爸v究科學,三老四嚴”精神是在紅色精神的支撐下,石油人把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工人階級的優良作風同石油會戰的具體工作實踐相結合的產物。
淡名利、重公義的無私奉獻精神是石油工人優秀品質和崇高精神境界的真實寫照。上世紀六十年代,石油會戰涌現出的鐵人王進喜,鼓舞了幾代石油人前赴后繼的為國奉獻能源;上世紀九十年代,“新時期鐵人”王啟民挺身而出,克服重重困難持續攀登技術高峰。今天,在兩代鐵人精神的鼓舞下,“大慶新鐵人”李新民又站在了時代的前列,展現出當代石油人努力實現科學發展的豪情壯志。三代鐵人所表現出的“淡名利、重公義”不僅影響了一個時代,帶動了一個群體,更為實現油田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基礎、精神保障和文化支撐,彰顯出紅色精神已成為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得以薪火相傳的強大發展動力。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歷經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三個主要歷史階段,并且在每一個歷史階段都孕育出了能夠反映時代精華的紅色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是在社會主義開發建設中孕育出的豐碩精神成果。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所釋放出來的價值魅力,是一代石油工人堅定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信仰的縮影,具有鮮明的歷史繼承性和先進性。實現民族振興需要傳承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凝聚全國各族人民需要傳承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引領時代的價值取向、道德風尚和精神追求需要傳承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傳承者,要把秉承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看做時代所賦予的歷史使命,用戰略和發展的眼光,從全局的角度將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