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婭
青海省西寧市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教育中心
人類以信息技術為核心內容的現代科技競爭日趨激烈,世界各國均不同程度地加強了對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視程度。為此,國家教育部門已經將信息技術課納入中小學必修課程。這是我國面向21世紀國際競爭、提高全民素質、培養具有信息素質和創新素質的新型人才的一項重要舉措。
隨著以多媒體與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的迅速興起與蓬勃發展,網絡環境對現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它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了廣闊而自由的環境,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拓延了教學時空的維度。在中學大力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今天,如何充分利用網絡技術與資源,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是當前教學研究的重要內容。
對中學的信息技術課程目標要求以信息素養為中心,并結合知識技能、過程方法和價值觀。并對各個模塊的課程目標進行要求,對于具體章節的目標需要教師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學習能力等特點進行設計規劃。教師制定的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具體、明確的教學目標,有利于學生的從整體上學習和掌握教學內容,促使學生認識到教學內容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這是一個促進學生了解教學內容的有效策略。
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外界的幫助,利用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去獲得的。而“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一種教學模式,它將以往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理念,轉變為以解決問題、表達情感、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的教學理念。將再現式教學轉變為探究式、實驗式學習,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思維與學習狀態,每一位學生能根據自己對當時問題、情感、任務的理解,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和自己特有的經驗提出設想與方案,從而解決問題?!叭蝿镇寗印笔沁m合于操作類知識、技能的實施探究式教學的一種教學方法模式。
該教學模式是教師依據教學的內容,通過巧妙地設計教學任務,將要講解的知識點蘊含于教學任務中,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掌握所學的知識。此教學模式多用在信息技術的操作教學中,它的核心是教學任務的確定。在完成教學任務過程之中,其要求學生對教學任務進行理解、分析和研究,進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通過實踐而達到最終的目標。例如,在學習畫圖程序工具的操作方法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畫出教室或學校的平面圖等,使得學生在掌握了畫圖程序工具的操作的同時,又學習了平面圖的繪畫。該教學模式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同時還可以培養其創造能力。
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模式不是單一的,我們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和本校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適合自己學校和學生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教學一般有講授、提問、討論、練習等模式,對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而言,也要靈活的運用演示、探究等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綜合運用教學模式可以活躍教學氣氛,使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下吸收知識。
在教學前引導學生搜集生活中出現的有實際功用的信息,積累信息技術知識,是培養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興趣的最佳途徑。如在教學計算機組成的時候,我就讓學生學著裝電腦,利用所學的計算機硬件知識,根據給定的價格,拉一個攢機清單;在學習Excel后,我就讓學生利用所學的求和、求平均分、篩選、統計等函數處理本班的各科成績,進行匯總排序,并制成表。只有信息技術教學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受到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充滿信息技術的世界,在一種互動與發展的氛圍中想學、樂學、會學,更熱愛信息技術。注重真實性評價,強化主體意識,使學生從滿足需要成功中獲取學習的樂趣。
在認真研究課程特點的基礎上,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結合教學實際,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用全新的課程理念開創教育的新境界。教師必須深入理解與把握與新課改相適應的新課程理念,以徹底擺脫傳統教學的弊端,開創教育的新境界。樹立“以人為本”的新課程觀;建立“一身多面”的新教師觀;確立“交互主體”的新學習觀。教學必須在傳統教學要求的基礎上作根本性的調整與改革。 教學是一門藝術,信息技術教學還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共同探討,共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