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爾輝
江蘇省泗洪縣金鎮中學
掌握基本物理概念的過程及如何進行物理概念的教學等等,是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
1.教材因素。初中物理教材,對知識和思維能力的要求都有一個較大的跨越,存在一個較大的臺階。物理教材所講述的知識不僅要求采用觀察、實驗,更多的要求具備分析歸納和綜合等抽象思維能力,要求能熟練地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由于學科之間橫向聯系的失調,也加大了物理學習難度,使學生成績分化。
2.學生因素。物理概念有些是從直觀的實驗直接得出的,有些則需要學生從已有的物理概念出發,或從建立的理想模型出發,通過觀察、分析、歸納和推理建立起來。雖然中學生具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但物理基礎知識有限,物理思維方法不足,個別中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較差,學習物理概念時習慣于機械記憶、盲目練習,往往被個別表面現象所迷惑,形成了一些片面的、膚淺的概念。主要表現在解決物理問題時對于隱含條件的分析、臨界狀態的把握、多過程的銜接等分析不完整,顧此失彼,答案不全面,條理不清楚。
3.教師因素。教師往往將大量的時間用于備課做題,缺乏分析研究學生的現有知識狀況、接受知識的能力,對于學生的知識能力有時估計過高,自己常常覺得有些物理概念很簡單,學生自己一看就懂,沒有必要花費時間去探討、挖掘物理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造成學生在最初就沒有真正理解有些概念,不易建立各個物理概念之間的聯系。
1.把學生的概念建構作為概念教學的重點。應該把學生推到學習舞臺的前臺,而教師在后臺當好導演,給學生的學習提供支持和幫助,組織、引導、促進好學生的學習活動。在概念教學中,重點應落在學生的概念建構過程中。用他的哪些舊的感性材料?有沒有?合適與否?充分與否?可靠與否?他還需要什么樣的新的感性材料?能否找到?會不會找?會不會與原有的感性材料沖突?感受時會不會出偏差?他將進行怎樣的思考?會不會思考?思考得合理不合理?邏輯是否正確?能否進行抽象概括?他可能遇到怎樣的認知沖突?遇到認知沖突會怎么辦?他能否相信自己思考出的觀點?他會不會在遇到困難時求助?他的學習態度如何?他的情緒狀況如何?他與同學、教師的人際關系如何?外界的影響呢?……這些方面都將影響他的概念建構。因此,建構概念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有人能很快地建構起正確合理的概念,有些人卻很難,個體間差異很大。為了幫助學生建構概念,教師應做些什么呢?能做些什么呢?
2.教師在創設情境、設置疑問方面要發揮協助者、促進者的作用。概念建構離不開情境,離不開感性材料的支持。在學生建構概念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創設情境、設置疑問,以這樣的方式提供幫助和指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1)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引入概念。因為生活實踐留在記憶中的形象(表象)容易使學生理解,尤其對于初中學生,從生產生活中感知到的大量的、豐富的物理現象是他們認識物理概念的必要的感性材料。
(2)運用演示實驗來展示有關物理現象和過程。演示實驗直觀、形象、生動,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創設的環境愈新穎、生動,就愈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好奇心。
(3)精心設計學生實驗。實驗可以提供經過簡化和純化了的感性材料,能使學生對物理事實獲得明確、具體的認識。
有了鮮明的感性材料后,當學生將自己原有的觀點與事實進行比較時,必然會產生認知沖突。這是概念有效教學的起點,也是學生建構物理概念的起點。
3.以問題為中心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是一種提高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有效方法。
(1)讓學生按問題分幾個環節進行自主的或合作的學習活動,適時、適當穿插學生展現學習成果的環節,教師作調控、指導、點撥、追問、評點。在社會建構主義看來,人是在社會文化情境中接受其影響的,通過直接地跟他人的交互作用來建構自己的見解與知識。因此,采用合作學習的策略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同學的幫助下能更好地建構概念、理解概念。人都有表現的欲望,教師創造條件讓學生在小組里、在班上表現出來,不僅滿足了他的表現欲望,而且能夠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和學習的內驅力。
(2)鞏固和提高練習。當學生初步形成概念后,應及時給他們提供運用概念的機會,讓他們將抽象的概念返回到具體的物理現象中,使他們在運用概念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從而逐步提高分析、解決物理問題的實際能力。將概念運用于解釋某些常見的現象,既可鞏固概念,又可使學生感到抽象的概念實際上不抽象,引起學生的興趣。如可問:為什么沙漠地帶早晚溫差大?沿海地區溫差為什么?。磕隳芙忉尅霸绱┢ひ\午穿紗”這樣的諺語嗎?也可再做一個實驗——同質量的三塊不同金屬,在相同條件下給它們加熱,然后去溶化石蠟塊,問哪個金屬塊可把石蠟塊溶化得多?為什么?應用概念解釋現象時,不能要求講深講透,因為事物的聯系是多方面的,我們只能突出本質的、主要的講解,摒棄那些非本質的和次要的過程和現象。
實踐證明:概念教學不僅是對學生知識的傳授,它伴隨著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概念教學滲透在各個教學環節中,概念課應引導學生始終圍繞著所講概念進行,對學生掌握某一概念的要求也要有階段性地逐步提高和完善,先能準確理解概念的物理定義、實質、與其相類似的區別,最后是引伸、活化概念,千萬不要以算題代替概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