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閩霞
武夷山市百花幼兒園
邁·凱梅·普林格認為:“游戲從兩方面來滿足兒童對新體驗的需要:一是使兒童認識他所生活的世界;二是使兒童認識并能正確處理矛盾的復雜感情”在幼兒教育的今天,游戲已經被公認為幼兒學習成長的最有力媒介。
對幼兒游戲過程進行觀察這不僅是教師對幼兒游戲進行指導與評價的前提,也是我們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的窗口。這是因為在游戲中幼兒能較好的適應所處的環境,表現自己能力和實現自己的愿望,通過自我實踐體驗由創造和成功所帶來的高漲情緒及愉悅的心情。此時幼兒的一舉一動往往是其真情實感的流露。教師認真細致的觀察幼兒的游戲過程,可以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其次,在游戲中,幼兒之間的交往頻率較高,教師通過對幼兒人際交往情況的觀察,可以了解幼兒的個性特點,心理特點,從而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
教師在游戲中注意觀察幼兒的游戲主題、游戲情節、選取的材料、游戲行為等,了解幼兒游戲水平、社會性水平的發展,通過多種形式,因人而異的指導。
觀察活動人數是否恰當安排,觀察活動空間是否美觀,合理利用隔斷進行隔離,滿足幼兒活動的空間,用室內室外的活動空間,擴大活動范圍,減少擁擠。
游戲環境的合理表現在游戲環境是開放的、互動的、參與的、符合幼兒年齡特征的。只有符合幼兒年齡特征的游戲環境,幼兒才感興趣,只有符合幼兒需要的游戲環境,幼兒才愿意參與。
觀察活動內容設置是否體現課程經驗的平衡,體現內容的科學性,同時內容的安排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季節特點、主題內容等進行設置。
幼兒對為題的認知存在興趣發生、發展、減弱的過程,所以教師要細心觀察、留意和捕捉幼兒的興趣點,深入挖掘新的游戲主題,促使幼兒的自主性獲得提高。此外,幼兒的自主性也容易受到暗示的影響,此時教師要不失時機地進行語言暗示和提示,引導幼兒思考、發言,以活躍課堂氛圍,激活幼兒的思維能力,促使他們產生新的需求和動機。
觀察活動中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體現材料的適宜性;是否體現了它的多功能性、層次性、挑戰性、情趣性等。總之,材料的提供要與教育目標相結合;要與游戲內容相結合;與幼兒年齡特點、興趣相結合;與幼兒的發展水平相結合。
如:一天在“美美造型屋”里,我觀察到豆豆正在給伊伊做造型,由于自己是男孩子頭發短,對伊伊的長發有點不知所措,伊伊也表現出了不耐煩,于是我有意地將自己頭上的發夾放到了梳妝臺上,豆豆看到后試了兩次成功地幫伊伊完成了發型,他高興地拿著小鏡子給伊伊看,又帶著伊伊到其他美發師面前問:“是不是很漂亮”。由于豆豆長時間離崗,我介入了游戲,豆豆對我的長發又為難了起來,我說:“你給伊伊做了發型很好看,還有什么其他辦法嗎?”豆豆到處望了望找來了一根絲帶說:“我會系蝴蝶結,一定會弄好”。教師通過觀察,及時發現幼兒對材料的需求,促進了同伴之間的互動,使游戲情節獲得發展,開闊了幼兒思維,拓展了幼兒游戲經驗。
在具體的游戲過程中,幼兒會出現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問題,教師需要充分觀察幼兒的游戲現狀,根據幼兒的年齡和個性特點,在尊重幼兒主動性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指導幼兒深入、自主地開展游戲,健全幼兒個性的健康發展。
案例:我們班的餐廳剛開展不久,就發現沒有客人光顧的問題了,老師觀察到了這一點,但是沒有直接介入,繼續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一天,一位服務員在飯店門口派傳單,喊口號。真是一個好創意。其他幼兒看見了也模仿起了這位“服務員”,這就是幼兒通過游戲主動學習、模仿的過程。如果當初教師沒有注重游戲的過程,直接介入強行“邀請”其他幼兒去店里,那么就會失去如此好的一個創意,也讓幼兒失去了一次主動學習的機會。所以教師在觀察中,應注重過程而輕結果。
在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時,教師往往看重結果,而忽視了孩子在游戲中自我學習,自我發展的過程。游戲應該是孩子通過活動,創造性地反映周圍的現實生活,在這個過程應該是幼兒興趣、需要得到滿足,主動進行游戲、學習的過程。
評價是教師指導的重要手段,也是觀察的價值體現形式。大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較強,能用豐富的語言描述生活中的美,能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說話,態度自然大方,聲音響亮,能清楚、連貫、完整地用語言說出自己身邊的事等。在評價過程中教師除了自身對幼兒進行評價還可讓幼兒自評與他評等。使幼兒不僅總結了經驗,也在同伴的評價中獲得自己忽略的地方,也促進了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多關心他人,注意細節的習慣。如:這天玥玥拿到了小店長工作牌,她有模有樣地開了會。工作中他注意到顧客若水不好好排隊等待,就對正在忙的理發師志涵說:“讓那位客人好好排隊,會影響其他人的”志涵說:“我沒有空”玥玥生氣地說:“剛才都說了要聽我的”收銀員小菲看到后主動提出自己去,這才化解了沖突。活動后我與他們三人進行交流問:“今天店長都做了什么?”玥玥答:“我查看了工作,還維持了秩序呢”“太棒了,那有沒有要改進的呢”他想了想:“不知道”這時志涵說:“不應該叫有顧客的人做其他的事情”“那叫誰呢?”“可以叫沒事的人”玥玥也說“可以自己去”之后志涵跟小菲說了謝謝,而玥玥也明白了做店長不只是別人要聽自己的,也有責任合理地管理。成人都較難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幼兒更是如此,教師以“當事人重現現場”發方式讓幼兒意識到游戲中自己的不足之處,使幼兒在自評與他評中獲得更客觀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