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賈 菲 倪軍芳 董鮮宏
醫院是個特殊的場所,每天都會發生一些容易引起社會關注的事情,若能在事件苗頭初現時就加以把握,綜合發揮各種平臺優勢,就能使之成為講好醫院故事的主流聲音,形成良好的迭加效應。
近年來,陜西省寶雞市人民醫院創新思維,改變過去單調平面的宣傳方式,從盤活事件蘊含的既有“因子”入手,在多個時間維度里營造相互印證的輿論場,使由事件生發的宣傳態勢在可控的格局里向多角度、多層次、立體式演進。
去年11月7日,一位患者因車禍被送來醫院急診科就醫,在做CT檢查時陪檢護士突然發現異常。緊急情況下,CT室的醫生趕緊把病人送往搶救室,陪檢護士楊咪跳上平車實施心肺復蘇,而另一名護士李紫薇顧不得病人口吐穢物,實施人工呼吸。整個轉運過程中,兩名95后的年輕護士一刻未停,始終保持高質量的人工心肺復蘇。患者轉至搶救室后,經過20多分鐘的努力后終于心跳恢復。
醫院宣傳團隊立即啟動頭腦風暴,策劃宣傳方案,對這一事件進行提煉編輯、攝影攝像、剪輯制作,形成微博、微信推送短文,并第一時間提供給相關媒體。
經醫院官方微博發布后,兩位護士的行為立刻引起眾多網友點贊。央視新聞頻道進行了歷時1分34秒的專題報道,深圳衛視、澎湃視頻、騰訊網等主流媒體爭相轉載報道,廣大網友紛紛點贊轉發。據統計,央視新聞微博該條博文瀏覽量達1325萬,視頻觀看達998萬,點贊達7萬。
兩名年輕護士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救死扶傷、甘于奉獻”的職業精神,她們的善舉和擔當更成為寶雞市人民醫院全體醫務工作者的真實寫照。醫院宣傳科通過錄制電梯、大廳、走廊及搶救室的監控視頻,還原了她們搶救患者的整個過程,展現真實的急救場景,以樹立醫務人員的正面形象。讓公眾真切感受到,在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的時候,醫護人員不放棄、不拋棄的情懷。此舉提升了公眾對醫務人員的信任度、好評度和醫院自身的品牌形象。
去年8月,醫院胸痛中心通過了國家胸痛中心現場認證。并于9月3日由國家胸痛中心正式發文批準。
醫院通過公眾網站、微信平臺及官方微博等自有新媒體第一時間公布國家胸痛中心認證結果,并強勢推出醫院自編自導自演、自行拍攝制作的首部微電影——《心的距離》。短短6分多的微電影,真實展示和記錄了這條綠色生命通道,用鏡頭展示了胸痛中心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場景,影片中醫務人員均為本色出演。
微電影一經推出,立即在寶雞及周邊地區引起強烈反響。共青團寶雞市委、寶雞上善公益等單位及眾多網友紛紛點贊、轉載、評論留言,向醫者仁心仁術致敬、稱贊“鉛衣人”是最美的健康守護神。在國家胸痛中心微視頻展播及投票環節,上千萬人對本次活動持續關注參與。通過這次活動,極大地提升了醫院胸痛中心的知名度,更加緊密地將胸痛中心和基層醫院,基層醫院醫務人員聯系在一起。
這部微電影既是醫院改進健康宣教模式的大膽嘗試,也是對醫者情懷最好的展示。通過這些醫療戰線上的急先鋒,讓人們看到了他們用日夜堅守換來胸痛患者健康平安的真情付出,表明“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心肌”的綠色通道不僅暢通無阻,而且安全高效。
2016年,醫院宣傳科工作人員靈機一動:醫院的大咖專家能否坐到鏡頭前,與網友面對面宣講健康常識,解答網友疑問?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宣傳科負責同志與醫院幾位科室主任進行了溝通,征求他們的意見。主任紛紛表示,健康科普也要與時俱進。于是,宣傳科工作人員開始了前期調研、策劃和籌備,包括直播時間的可收聽率、直播內容的可理解率、直播方式的可接受度、前期宣傳的時效性等方面的因素,都是其考量關注的細節。
2016年,國家全面放開兩孩政策,一時間醫院產科門診量直線上升,部分大齡孕婦因想生二胎卻缺乏相關知識而困惑焦慮。針對這類人群的特殊需求,醫院宣傳科及時和產科主任牟英輝溝通,邀請其前來制作第一場以大家最為關注高齡孕婦安全受孕、健康生育為話題的醫院官方微博在線直播活動。10月25日,牟英輝經充分準備后,在直播間針對兩孩政策所引起的高齡產婦、一胎產后恢復、二胎生產注意事項等問題進行了全程1小時的直播,進入直播間觀看人數達到2000余人。微博直播一炮打響,取得較好的宣傳效果。
微博直播平臺的開設,讓專家走進直播間,宣講健康保健常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與網友面對面交流,極大地拉近了專家與網友的距離。這種創新的宣傳模式,一改過去科普宣傳的古板和枯燥,受到年輕群體及上班族的喜愛。
以上實踐說明,在醫院日常工作中,“特殊事件”時有發生,關鍵是宣傳人員能否用敏銳的嗅覺及時發現并抓住這一契機,有所作為,主動增加與公眾的溝通方式,充分運用“融媒體”平臺,引爆“特殊事件”本身的看點,引導輿論按預設的方向發展,并不斷地助力加溫,使之高潮頻現。由此可知,醫院故事天天有,關鍵在于怎么講。而講好的前提則在于一個“融”字,即醫護人員與人民群眾的“融”、醫院與各種媒體的“融”、多種宣傳方式交互使用的“融”、放大事件與適時調整思路的“融”,充分做到這幾個融合,講好醫院故事才會有厚實的著力點和落腳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