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摘要 本文對本院2017年一季度門急診處方中第二類精神藥品使用情況進行統計,總結、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對策建議,以減少第二類精神藥品使用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 精神藥品;管理;對策
在藥品管理中,根據精神藥品使用中產生依賴性程度的不同,將精神藥品分為第一類精神藥品和第二類精神藥品。其中,第二類精神藥品與第一類精神藥品相比,使用管理相對較松,并且臨床使用的藥品數量較大,導致藥品使用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更為顯著和突出。對我院2017年一季度門急診處方中第二類精神藥品處方進行統計分析:門急診處方5 533張,其中第二類精神藥品處方1256張(22.70%);未成年組10張(0.80%);青年組305張(24.28%);不合理處方34張(2.71%)。本文將我院第二類精神藥品使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提高對第二類精神藥品使用的合理性、安全性。
第二類精神藥品使用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從我院門診藥房對第二類精神藥品的使用管理情況來看,在國家特殊藥品管理辦法的有關要求與規定及醫院的藥品管理制度下,對第二類精神藥品的使用管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實際使用與管理中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迫切需要認真對待和加強重視。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過量或者超量服用、長期服用,甚至濫用第二類精神藥品,不僅會影響患者疾病治療效果,而且還會造成患者對藥物的依賴性,導致藥物成癮等危害發生,甚至偶有患者服此類藥自殺,對患者身心健康十分不利。根據有關統計分析數據顯示,在4類引起中毒次數最多的藥品中,就包含有苯二氮革類藥品,并且其所占比例相對較高,達28%[1];此外,在囚藥物混合使用引起的中毒事例中,通過對中毒患者的血藥濃度檢測分析顯示,苯二氮革類藥物混合中毒所占比例最高,高于70%[2]。由此可見,嚴格執行第二類精神藥品處方限量規定,對其藥品使用進行嚴格的控制管理非常必要和關鍵。對于醫院門急診醫師來說,在使用管理中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開具處方,限制藥品數量,控制第二類精神藥品處方比例,并引導患者對第二類精神藥品的合理使用,減少不良反應、危險事件的發生。
醫生在第二類精神藥品使用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加強對第二類精神藥品的規范化管理,減少藥品不合理使用的危害影響,國家藥品管理有關辦法規定,第二類精神藥品使用管理堅持處方限量使用。但是,在第二類精神藥品實際使用和管理中,我院第二類精神藥品的處方開具中超出限量的情況仍時有發生,其中以苯二氮革類精神藥品的處方開具超出限量最為突出,對于藥品使用人群產生的潛在性危害影響也十分突出。部分醫師對第二類精神藥品的屬性、藥理作用、適應證、用法用量、不良反應、注意事項、長期使用危害性等藥學知識掌握不夠,導致在臨床治療中出現不合理用藥、臨床知識不全面、診斷有誤差、法律意識不強、未掌握《藥品管理法》《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及《處方書寫管理規范》、責任心不強等原因,導致第二類精神藥品的使用不合理,給患者的身心造成危害。
藥師在第二類精神藥品使用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藥師對處方的審查把關不嚴,藥品管理意識不足,導致處方用藥不合理。藥師的專業技能水平高低不一,在審方過程中未發現問題處方;藥師的責任心不強;沒能嚴格按照《藥品管理法》《處方管理辦法》《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及技術操作規程執業;藥師的溝通能力不夠,對不合理處方未能及時與醫師有效溝通修改;精神藥品的儲存管理不到位;對患者服用此類藥物的注意事項及危害未詳細交代;對精神藥品的危害性認識不足等造成少量問題處方出門,導致第二類精神藥品的使用不合理,使患者產生依賴,成癮,造成危害。
第二精神藥品的使用趨向年輕化的問題:從我院對第二類精神藥品的使用及管理情況來看,藥品使用群體趨向年輕化,并且存在藥品濫用的可能。這是我院當前藥品管理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在各種工作學習及生活壓力下,精神心理問題日益嚴重,抑郁癥發病數量不斷上升,并且逐漸趨向年輕化群體,均為第二類精神藥品的管理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藥品濫用以及管理不嚴等各種問題凸顯,表現為患者不按藥品說明或處方規定超量服用藥物、一些抑郁癥患者偶有服用第二類精神藥自殺以及對藥物依賴性較強,出現藥物服用成癮等,增加了第二類精神藥品使用管理的難度。
患者在使用第二類精神藥品中存在的問題:患者不了解第二類精神藥品的不良反應及長期服用的危害性;不遵醫囑,依從性差;盲目追求速效、高效治療效果,加大劑量或長期服用;服用標簽字跡不清晰或不看標簽,憑印象服用;家庭成員及親朋好友間有相同癥狀的患者不經醫生診斷互相服用等都是造成精神藥品依賴性、成癮性的原因。
對第二類精神藥品的使用及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對策建議
對第二類精神藥品的銷售渠道進行嚴格、規范化管理,通過建立健全第二類精神藥品管理制度,加強對藥品調配監督管理,建立隨訪制度,全面掌握第二類精神藥品的使用動態,建立His系統對精神藥品處方的警示,嚴格按照制度內容進行規范化、量化管理,減少藥品危害事件發生,從而提高藥品使用及管理的有效性、安全性。
針對上述第二類精神藥品使用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根本的解決方法是提高醫師的診療水平。加強對醫師藥學知識的學習培訓,學習藥品屬性、藥理作用、適應證、用法用量、不良反應、藥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項等藥學知識;加強醫療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學習,增強法律意識,提高醫德修養;加強醫師之間的合作交流;建立完善的第二類精神藥品處方權的獲得制度;同時通過全面有效的考核管理措施,提高醫師對第二類精神藥品使用及管理的自我學習提升積極性,提高其藥物合理使用能力意識,避免不合理用藥的發生,保證其使用安全有效。
針對藥師在第二類精神藥品使用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根本的解決方法是提高藥師的藥學服務能力。藥師作為藥品使用是否合理的最后一道關卡,嚴格按照國家對第二精神藥品使用及管理規定,嚴格審方,“按方配藥、處方限量”,避免出現不合理用藥情況產生不良后果或影響[3];加強藥師的臨床診斷知識及藥學知識的學習培訓,提升審方能力;加強與醫師的交流合作,特別對緊張、焦慮、睡眠障礙患者,建議醫生首先使用非第二類精神藥品進行治療;加強醫療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學習,培養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及醫德修養;加強藥品的采購、儲存管理,完善第二類精神藥品專柜專鎖管理、專冊登記及交班制度;建立隨訪制度,及時為患者提供幫助,掌握使用動向;同時建立全面有效的考核管理措施,實現責任劃分,并進行監督落實,以促進藥品規范化管理,避免不合理用藥的發生,減少對患者的危害。
針對第二類精神藥品使用群體趨向年輕化以及藥品濫用對患者造成危害等問題,一方面,要加強藥品管理法律法規宣傳,引導青少年健康用藥。應注意加強對第二類精神藥品管理有關法律制度的宣傳,提高醫院藥房以及患者等社會廣大群體對第二類精神藥品使用管理的認識,加強藥品生產以及經營、使用者三方的藥品使用管理意識,尤其要重視對青少年濫用精神藥品的危害影響,引導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合理并減少使用精神藥品,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
加強對患者的健康宣教,加強門診的用藥咨詢,加強用藥交代,特別要仔細交代用法用量,交代不良反應、注意事項、藥品儲存保管、不適隨診等,用良好的服務態度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從而保證患者遵醫囑服藥。
參考文獻
[1]華小黎,胡艷珂,傅新巧,等.二類精神藥品臨床合理應用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與實踐[J].中國數字醫學,2014,9(2):8-10.
[2]吳東應,郭以猛,張鸝.第二類精神藥品包裝規格與臨床使用需求差異研究[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5,22(12):8-9.
[3]白宇萍.太原市精神病醫院2014-2016年二類精神藥晶應用管理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7,17(6):907-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