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淵

2011年3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講話時曾引用了一副對聯,上聯是:“你開會我開會大家都開會”,下聯是:“你發文我發文大家都發文”,橫批是:“誰來落實”。真可謂一針見血,戳到了時弊。
這種情況其實由來已久,遠非今日始,以至于現在的街道居委會書記被人調侃成“小巷總理”,整日忙得四腳朝天。因為上面千條線(都來布置任務),下面一根針,到了居委會這一級已無法再甩手。如果他們也整天開大會,那上級布置的任務誰去落實?
究其原因,竊以為與我們現時上級部門對下級考核的方式方法不無關系。因為上級部門對下級工作的考核(包括“文明單位”“綜合治理”等評比),就是看重這些東西,即:看你開了幾次會,班子里是怎么討論的,會后是否形成了文件或會議紀要?文件下發了沒有?黨員有沒有發動起來,職工中的知曉率是多少?討論過幾次,有沒有會議記錄等等。而上級部門要了解這些情況,那就要檢查你的臺賬、看你的原始記錄。有些單位為了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被迫連夜雇人去造假。這樣一來,我們怎么不形成文山會海呢?但這種檢查方式效果究竟如何,那只有天曉得!
現在凡基層的同志都在喊忙。那么他們都在忙些什么呢?其實他們很大的一部分工作是在補臺賬、補會議記錄、補統計出席會議人數;再就是忙于發會議通知、布置會場,還要為領導準備發言稿、裝訂會議資料等等。都說實事求是是優良作風,但真到實際,這些形式主義的東西又仍有市場。唉,我們什么時候能改一改這壞毛病呢。
那么我們的上級部門又為什么要熱衷于這些華而不實的東西呢?因為這種做法,操作起來比較省力,而且他們平時也不天天下基層去,也不了解基層所有的真實情況。而拿了這些數據和資料,他們好回去交差??!
倘若在過去,這些上級部門的“欽差”可威風著呢,下級單位的黨政“一把手”全程陪同不說,吃飯的時候還都小心翼翼伺候在側,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如今因為中央有“八項規定”嚴令禁止,他們不敢再胡來了,但能省力、好偷懶的事,他們為什么要放棄呢?久而久之,這種劣風終于瞞不住。唉,我真為這些人感到難堪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