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融媒體記者 / 華姝
“首先我必須是一名合格的黨員,然后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企業董事長。”這是呈祥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城祥常常掛在嘴邊的話。
2016年4月,呈祥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進駐六盤水市六枝特區郎岱農業產業園區,集黨員、退伍軍人、董事長三個身份于一身的曹城祥,立即在公司籌備成立黨支部。
“要讓公司支部的黨員有‘家’的歸屬感。”支部一成立,曹城祥便挑起了黨支部書記的重任。
“黨建這個工作,當不得甩手掌柜,必須把黨建工作、企業發展兩股繩子抓在手上。”為了使黨建服務發展、服務職工、服務群眾,曹城祥在庫房設立了兩個黨員示范責任區,實行“三包兩保”工作制。
“成立示范責任區是‘一舉兩得’的事,既可以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還能提高非黨員職工的入黨積極性,吸引他們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曹城祥說。
在班組中發展黨員,將黨員培養成公司骨干,在公司車隊中設立黨員示范配送車……一項項舉措的實施,推動呈祥公司的黨建工作不斷邁向新臺階。
心系群眾是黨員的初心,風風火火是軍人的秉性,發展壯大是企業的追求。
一頭系著公司發展,一頭牽掛著貧困農戶的生活冷暖,曹城祥時刻銘記自己的黨員身份,在公司發展壯大的時候也不忘帶上貧困群眾。
通過向農戶租賃的方式,曹城祥流轉土地1550畝,建設蔬菜生產基地,建設年出欄1萬頭生豬的養殖場和小龍蝦水產養殖基地。2018年3月,公司在深度貧困村扯扭村發展400頭生豬養殖場和400畝馬鈴薯種植基地并簽訂收購協議,為深度貧困村農戶尋找了一條致富路。
此外,公司投入300多萬元,通過“三變”模式,以“月工資1500元保底+每年每畝640元(年上浮20元)土地分紅+績效超產+每人每天80元勞務費”的模式與農戶合作,栽種萵筍、辣椒、西紅柿等20余種蔬菜,預計年產蔬菜500余萬公斤,產業可直接覆蓋帶動青龍、驛龍2個村農戶579戶2316人增收致富。
如何消化從貧困戶手中收購的農產品?
曹城祥在實踐中探索出一條別具特色的“營養餐+產業基地+貧困戶”的扶貧經營模式,讓營養連著學生補、配送連著基地走、基地連著貧困戶。
每周一至周六的凌晨3點,12輛冷鏈貨車就開始裝貨,分別開往六枝特區92所中小學校,有的學校地處偏遠,單程運輸時間長達5個小時。
“我們為六枝特區4萬余名學生提供營養餐配送服務。這樣一來,既為學生提供了綠色、新鮮、健康的食材,也消化了從合作社收購的農產品。”曹城祥說:“我的第一身份是黨員,這些都是我應盡的社會責任。”

曹城祥(右)在呈祥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蔬菜基地查看蔬菜長勢。(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