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麗
(河南省鶴壁市人民醫院,河南 鶴壁 458030)
腦性癱瘓(簡稱腦癱)主要是由孕期內的發育缺陷或者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綜合征,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腦癱一旦確診,會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早期診斷和治療是腦癱患兒康復的關鍵。受經濟、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不是所有腦癱患兒都有條件長期接受醫療機構康復治療,因此家庭康復訓練逐漸成為小兒腦癱康復治療的新熱點[1-2]。筆者探討家庭康復訓練對改善腦癱患兒生活質量及預后的影響,為腦癱患兒家庭提供經濟實用的康復訓練方法。現報道如下。
選取鶴壁市人民醫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3例腦癱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經實驗室、顱腦CT等檢查確診,符合腦癱的診斷標準[3],排除嚴重視聽障礙患兒。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51例,男32例,女19例;年齡1~3歲,平均(1.81±0.26)歲;雙側癱瘓15例,四肢癱瘓13例,偏癱23例。觀察組52例,男31例,女21例;年齡1~3歲,平均(1.83±0.27)歲;雙側癱瘓18例,四肢癱瘓14例,偏癱2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康復訓練,囑家屬帶患兒到醫院進行康復訓練。每日4 h,每2個月連續治療14 d。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康復訓練的基礎上增加家庭康復訓練。①雙下肢肌張力訓練:患兒溫水洗澡后取仰臥位,按摩其下肢關節,并給予被動牽引,將患兒大腿外展外旋,力度由輕到重,以不損傷肌肉為標準,之后進行旋轉屈伸運動,每次10 min,每日2 次。②肌力提升訓練:輔助患兒進行鉤足背、踢小腿、搭小橋等運動訓練。③姿勢訓練:輔助患兒進行蹲、爬、坐、跪、站立、行走訓練,充分伸展患兒的膝部、髖部,同時腳掌能夠平放于地面后,再進行站立訓練,所有異常姿勢糾正后方可進行走步訓練,每次30 min,每日3次。④日常生活訓練:將患兒的訓練穿插于日常生活中,逐漸糾正其異常姿勢[1]。
兩組患兒均于訓練12個月后對比療效。
3.1 療效評定標準 ①臨床療效[4]。顯效:患兒粗大運動功能評分較前提升10分或以上;有效:患兒粗大運動功能評分提升5~10分;無效:患兒運動功能無改善;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運動功能。依據粗大運動功能測試評分(GMFM-88)評價,包含88個小項,每項0~3分,其中0分為不能完成,3分為完成。③日常生活能力。采用腦癱患兒日常生活能力評分評價,包括9個項目,滿分100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活動能力越佳[5]。

3.3 結果
(1)臨床療效比較 康復訓練后,觀察組顯效31例,有效15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88.46%;對照組顯效24例,有效13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為72.55%;觀察組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P<0.05)。
(2)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比較 康復訓練后,兩組患者GMFM-88評分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均優于訓練前(P<0.05);觀察組腦癱患兒訓練后GMFM-88評分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t值分別為10.810 8、5.527 5,P<0.05)。見表1。

表1 兩組腦癱患兒訓練前后GMFM-88評分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比較(分,
注:與本組訓練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訓練后比較,▲P<0.05
常規康復訓練是目前臨床治療腦癱患兒最常用的方法,通過糾正患兒的異常姿勢,提升患兒的肌張力,同時聯合先進的康復技術,控制患兒異常姿勢反射,加快正常運動模式的重建,達到提升患兒運動功能、改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目的[6]。本研究結果提示,常規訓練有助于改善腦癱患兒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但由于康復過程較長,治療效果未達最大化,臨床療效受限。
基于此,家庭康復訓練受到廣泛關注,在醫院常規康復訓練的基礎上,培訓患兒的家屬,并為患兒制訂康復計劃,使患兒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可持續進行康復訓練。該法不僅可鞏固醫院康復訓練成果,亦能持續提升患兒的運動功能。由于康復訓練時間長,內容枯燥,隨著時間的推移,患兒的依從性逐漸降低,康復訓練不能夠達到既定療效。將康復訓練融入家庭生活中,可增強康復訓練的趣味性,有效提升患兒的積極性,使患兒從被動接受訓練轉變為主動參與訓練,進一步提升訓練療效[7-8]。本研究結果顯示,康復訓練后觀察組患兒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均顯著提升,且提升幅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馮喆[9]研究顯示,40例腦癱患兒采用家庭康復訓練后,患兒康復效果及生活能力顯著提升,同時可促進親子關系的改善,與本研究結果一致。但是,家庭康復訓練也有不足之處,家庭康復訓練以家庭為主,脫離醫護人員的視線,不能及時解決患兒康復過程中的問題,建議臨床對患兒進行康復訓練時,應同時對家長進行專業培訓,使患兒家長能夠掌握康復訓練流程,能夠自行解決常見問題,如建立QQ群、微信群等。在患兒家屬同意的前提下,使康復醫師能夠實時了解患兒康復進程,并及時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家庭康復訓練應用于腦癱患兒效果顯著,可有效促進患兒運動功能的恢復,顯著提升患兒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