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愈加緊密的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
自20世紀90年代,中國與東盟正式建立對話關系以來,在雙方的不懈努力下,中國與東盟之間的經貿合作不斷深入,取得豐碩成果,樹立了地區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典范。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基于雙方在產業互補性、區位優勢,以及資源和對外合作渠道豐富等方面的優勢,中國與東盟的經貿合作更是步入新的發展階段,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著先鋒示范和引領作用。
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30多年來,中國與東盟的貿易規模擴大了100余倍。2020年東盟更是一躍成為中國最大貿易伙伴,而中國則連續12年保持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即便在全球經濟發展受到各種沖擊,不確定性不斷加劇的當下,中國與東盟的貿易合作仍然呈現出穩定增長的態勢,2021年中國與東盟首次相互成為雙方最大的貿易合作伙伴。從中國與東盟的貿易總額來看,2019年開始中國超過美國成為東盟最大的貿易合作伙伴,2020年東盟在中國的對外貿易中所占比例大幅增長,雙邊貿易額高達6852.5億美元,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2 0 2 1年雙方貿易額增長至8 7 8 2億美元,同比增長2 8.1%。其中,中國向東盟出口額達4 8 3 6.9億美元,東盟向中國進口額達3945.1億美元,雙向投資合作額呈持續增長趨勢。
2022年是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開局之 年,雙方經貿往來更加密切,東盟繼續保持我國第 一 大 貿 易 伙 伴 地 位 。 我 國 與 東 盟 貿 易 總 值 達 9753.4億美元,增長11.2%。同期,東盟占我國外 貿比重達15.5%,繼續保持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地 位。
而今年第一季度,中國與東盟貿易高達1.56萬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16.1%,比同期中國對外 貿易總值增速高11.3個百分點;中國與東盟貿易占 中國對外貿易總值比重15.8%,上年同期這一比重 是14.4%,占比上升了1.4%。中國與東盟貿易在中 國對外貿易中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
近年來,東盟各國持續擴大共同經濟利益,各 國紛紛以“一帶一路”為契機,不斷出臺相關稅收 和投資優惠政策,憑借優越地理位置及勞動力成本 優勢,成為備受跨國公司投資的生產和組裝重要目 的地。2022年,越南引進外資總額高度21億美元, 同比增長4.2%;泰國為提高制造業與服務業的競爭 力,由BOI(泰國投資促進會員會)更新了投資促 進措施,這些戰略措施都給中國與東盟的經貿合作 創造了良好契機。
02“?帶?路”夯實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基礎
01強化雙?的互補優勢
自改革開放后,憑借一系列創新舉措,以 及基于改革開放釋放的巨大發展紅利,中國的 競爭力、產業基礎、營商環境和巨大的市場已 獲得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已成為世界第二大 經濟體。中國的制度優勢和創新優勢,為中國 與東盟之間的經貿合作營造了良好的制度環 境。東盟國家人口總計6.4億左右,且人口數量 呈快速增值趨勢,且東盟國家未面臨人口老齡 化問題困擾,總體城市化率不斷增長,年齡人 口數量增長帶來的是勞動力數量的增長,這意 味著東盟在未來經濟發展中有著巨大潛能。雙 方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展開經貿合作,一方 面能充分發揮中國的經濟發展優勢和政策制度 優勢,以及東盟各國的人口優勢、地緣優勢, 為經貿合作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 間,另一方面,隨著中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 展戰略,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中國的部分 產業以及先進技術和新興應用,開始轉移東 盟,這有助于通過“一帶一路”建設的契機, 將雙方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實際動力,進而 推動東盟各國產業和經濟發展。
02存在多重戰略發展機遇
一方面,目前中國正在推進構 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 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雙循環”發展新格局高度重視全 球貿易體系的良性互動,在積極暢 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 環的背景下,中國重視與東盟共同 推進建設“一帶一路”并實現高質 量發展目標,這使得中國與東盟的 產業鏈、價值鏈以及供應鏈的關聯 程度進一步加深,雙方更有利于實 現優勢互補。
另一方面,中國致力于通過建 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有效挖掘雙方 在經貿合作中的新動能,當前中國 已建成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自貿 區戰略布局正呈現全面覆蓋的趨 勢,形成全域協同推進、多地聯合 發展的新格局,這也對推進中國與 東盟經貿合作提供了更大便利。
03雙?已形成多層次合作機制
近年來,中國與東盟在政治、經濟等方面的 交流不斷增強,雙方開始在地區合作、次區域合 作等層面建立了完善的協調機制和法律框架體 系。如中國﹣東盟(10+1)合作機制、瀾湄合作 模式,各項合作機制的建立給中國與東盟雙方建 立扎實情感基礎創造了良好條件,進一步實現了 雙方政治互信,也使得雙方在經濟貿易上的關系 變得更加密切,已經建立了扎實的合作基礎。
03構建貿易與投資?體化合作模式
011構建海陸共贏共?模式
“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與東盟在經貿合作中還存在一 些不足,特別是長期以來雙方更關注陸地經貿,因此,還應充 分發揮海洋資源和“藍色經濟”領域的優勢,打造海陸共贏共 生的經貿合作新模式。
一是建議在雙方進行密切溝通和協調的基礎上,從空間、時 間、功能三個維度實現深度的經貿合作,面向海陸領域實現資 源、信息、權利、技術、人才等要素共享,積極推動海洋與陸地 經貿之間的良性循環,充分發揮陸地經貿的支撐作用,面向海洋 領域探索新的合作路徑,加快推進陸地經貿與海洋經貿的聯合, 進一步實現中國與東盟在海洋、陸地層面的共贏共生。
二是建議在共建“一帶一路”的進程中,打破以陸地為主 的經貿合作思維,統籌兼顧陸地與海洋要素,將發展目光愈加 緊密的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自20世紀90年代,中國與東盟正式 建立對話關系以來,在雙方的不懈努力下,中國與東盟之間的 經貿合作不斷深入,取得豐碩成果,樹立了地區合作共贏、共 同發展的典范。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基于雙方在 產業互補性、區位優勢,以及資源和對外合作渠道豐富等方面 的優勢,中國與東盟的經貿合作更是步入新的發展階段,在共 建“一帶一路”中發揮著先鋒示范和引領作用。商務部統計數 據顯示,30 多年來,從陸地拓展至海洋領域,逐步探索新的合 作路徑。新合作模式的構建,有助于化解中國與東盟在經貿合 作中面臨的不對稱依賴等問題,使得雙方的經貿合作深度及寬 度得到有效拓展。
02打造組團式海洋經貿合作圈
海 洋 經 貿 合 作 圈 是 指 , 在 “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下,將中 國南部沿海地區與沿南海東盟國 家的經貿合作,逐步拓展至中國 其他省份以及東盟其他國家,讓 雙方的經貿合作深入對方腹地, 以海洋經濟開發合作為基礎,推 進雙方在貿易投資、經濟合作等 方面的合作。組團式即將中國與 東盟當前進行海洋經貿合作的各 省市整合起來,共同規劃形成與 東盟國家進行經貿合作的區域空 間,在統籌規劃的基礎上發揮各 省份的特色優勢,再以面推線、 以線促點,逐步擴大中國與東盟 的經貿合作規模。這也意味著, 中國與東盟的經貿合作可以以泛 南海經濟圈為中心,逐步擴大雙 方合作范圍和合作規模,由此推 動更多國家和區域加入海洋經貿 合作行列,進一步提高中國與東 盟經貿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03構建貿易與投資?體化合作模式
在共建“一帶一路”的進程中,中國同東盟國家的貿易與投資模式應加快構建貿易與投資一體化合作模式。一方面,在國際經貿關系中,不對稱依賴是一種常態,但在過度不對稱或者不對稱持續擴大的情況下,會影響合作雙方合作關系的穩定性。在國際貿易與投資逐漸融合的背景下,促進雙邊貿易及投資一體化的協同已經成為中國與東盟加深經貿合作、增強互信的重要手段,因此,可以搭建基于海洋要素融合的貿易與投資一體化合作模式,結合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與投資的實際情況,制定更多關于促進投資和促進貿易的政策,注重投資政策與貿易政策的契合程度,積極推進雙邊貿易與雙邊投資一體化發展。另一方面,可以借助雙方推進建設區域價值鏈與產業鏈的契機,進一步促進貿易與投資協同,提高對海洋經濟貿易與投資的重視程度,通過海洋貿易與投資逐步擴大中國與東盟在貿易和投資上的合作內容,并促進雙方在海洋領域深度合作。
04推動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質量發展
01加強頂層設計,提升政治互信
政治互信是中國與東盟進行經貿合作 的基礎,在全球自由貿易體制受到逆全球 化沖擊的當下,中國與東盟在經貿合作中 還面臨著許多挑戰,雙方應以較強的政治 互信促進雙方經貿合作實現高質量發展。 要把握共建“一帶一路”契機,積極推動 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命運共同體建設,持 續擴大雙方經貿往來,提高雙方的理解程 度與信任程度。建議在進一步完善“一帶 一路”頂層設計的基礎上,從戰略政策高 度出發,健全投融資機制、信息溝通機 制、招商融資機制、商業模式等,同時, 進一步強化對海外投資的風險保障,將中 國與東盟經貿合作高質量發展作為經濟社 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積極探索新的 發展路徑。
02 建設貿易經濟?廊,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
一是要提高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強與合 作通道相匹配的通關便利化、港口碼頭、道路 交通等項目建設,盡快建成西部陸海新通道, 健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在陸海協同過程中, 注重對現有陸海通道進行擴容增效,以提高物 流效率為目標,積極推進陸海新通道建設,推 進物流產業集群建設,保障自身物流分撥能 力,并發揮對國際商品貿易的有效帶動作用。
二是積極推進網絡基礎設施、交通基礎設 施建設,推進通關一體化改革。把握好智能交 通建設以及新基建的發展契機,加快推進智慧 交通一體化建設,注重跨境虛擬互聯互通,切 實將網絡通信、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優勢發 揮出來,以更便利的服務逐步提高西部海陸新 通道樞紐與新門戶的競爭水平。
03推進平臺建設,探索發展新領域
一是借助瀾湄合作、泛北合作、中國﹣東盟 博覽會等契機,積極推動中國與東盟企業進行務 實合作,推動雙方在經濟信息數據上的交換共 享,注重雙方服務貿易類企業的合作接洽。
二是重視發揮東盟國家中國商會的作用,將 其打造成連接中國與東盟的樞紐和橋梁。加大力 度研究東盟各國的經濟、政策、產業等顯著,做 好對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等國際合 作平臺的宣傳力度,提高東盟各國對中國市場的 了解程度,讓中國市場的吸引力得到充分釋放。
三是推動中國與東盟在跨境電商領域的合 作。要積極推進雙方電子商務發展規劃的有效銜 接,進一步完善電商合作機制。雙方在進行跨境 電商合作中,應進一步強化智力支持,做好雙邊 電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制定科學且完善的 合作方案,并強化對具體合作行為的政策指導。 在鞏固現行合作機制的基礎上,適當對中國與東 盟在跨境電商上的合作內容進行拓展,可以通過 定期舉辦交流活動,或者進行線上溝通交流的方 式,就各項新的合作內容展開探討,將跨境電商 打造成促進中國與東盟進行深度經貿合作的良好 平臺,適當加大力度培養跨境電商人才,夯實中 國在與東盟進行跨境電商合作時的人才基礎。在 平臺建設的基礎上,還可以積極探索發展新的合 作領域,鼓勵中資企業進入東盟國家進行投資, 逐步提高中國資本與當地市場的融合程度,借助 數字化轉型的契機,真正讓中資企業融入當地生 產鏈,面向東盟各國讓中國企業實現高水平的 “走出去”。
來源:《中國外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