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瑋
(蘭州交通大學,甘肅 蘭州 730000)
蘭新高鐵又稱蘭新二線、蘭新客運專線,屬于我國中長期高速鐵路規劃網中--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陸橋通道重要組成部分,2014年12月正式運營,東起甘肅蘭州西至烏魯木齊,途徑西寧、張掖、酒泉、嘉峪關、哈密、吐魯番,全長1776km。蘭新高鐵標志著西部地區迎來了高鐵時代,極大改善了制約甘肅、青海、新疆人口流動和經濟發展的鐵路運力不足問題,提升了西北地區鐵路綜合運輸能力,對西北地區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憑借其快速、高密度發車等優勢提高沿線城市的綜合實力,吸引發展滯緩的中小城鎮人口向較發達城市聚集。現階段關于高鐵對沿線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眾多,理論研究方面學者認為高鐵的運營會產生明顯的一體化效應、同城化效應和集聚效應,高速鐵路沿線綜合實力較弱、規模較小的城鎮人口和資源會向經濟中心集中。本文通過實證分析蘭新高鐵沿線城市人口流動的影響因素,及高鐵發展對其影響的顯著程度,將沿線城市分類定位,研究人口流動趨勢所產生的結果。
蘭新高速鐵路共設有31個車站,其中多數為中間站,本文主要選取蘭州、西寧、張掖、酒泉、嘉峪關、哈密、吐魯番、烏魯木齊八個結點城市,這些城市相對人口規模較大占據了大部分客流量,具有一定代表性。
蘭新高鐵于2014年12月正式運營,為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和代表性,選取時間節點為2016年。西部地區區位特點為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區域經濟、醫療衛生、居民收入水平發展不平衡,根據獲得數據的完整性,選取經濟發展、基礎設施、交通設施、居民生活、人口規模、社會發展為一級指標,地區生產總值(GDP)、固定資產總投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鐵路客運量(含高鐵客運量)、公路客運量、地區醫療衛生機構數、城市年末常住人口為二級指標,見表1-1,對原始數據做相關回歸分析。數據來源于八個結點城市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表1-1 初始指標
為了分析蘭新高鐵對沿線城市人口流動的影響,在二級指標中選取城市年末常住人口作為因變量Y,以X1--地區生產總值(GDP),X2--固定資產總投資,X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4--鐵路客運量,X5--地區醫療衛生機構數,X6--公路客運量。利用SPSS軟件做相關分析,輸出結果如表1-2所示。

表1-2 相關矩陣
從相關矩陣看出,Y與X1,X2,X4,X5的相關系數都在0.9以上,說明所選自變量與Y高度線性相關,用Y與自變量做多元線性回歸合理。Y與X4相關系數ry4=0.983,P值=0.000,X4是各城市鐵路客運量(含高鐵客運量),說明鐵路客運量對城市年末常住人口有顯著影響。Y與X5相關系數ry5=0.903,P值=0.002,X5反映了各城市醫療衛生水平,說明地區醫療衛生水平發達程度也是影響年末常住人口的主要因素。Y與X3相關系數ry3=0.126偏小,P值=0.766,X3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這說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對各城市年末常住人口無顯著影響。采用SPSS軟件對標準化數據進行回歸分析,輸出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1-3 模型匯總

表1-4 Anovaa

表1-5 系數

由結果知:(1)復相關系數 R=0.999,可決系數R2=0.999,據可決系數知回歸方程高度顯著。(2)方差分析表,F=164.261,P 值=0.000,回歸方程顯著,X1,X2,X3,X4,X5,X6均對Y有顯著影響。蘭新高鐵開通后大大提升了鐵路綜合運輸能力,通過對原始數據分析知高鐵的發展對沿線人口流動有顯著影響。為進一步了解沿線城市人口流動趨勢,首先將沿線八個城市進行分類定位,利用實證分析中數據指標對城市進行聚類分析,如圖1-6所示。

圖1-6 城市聚類圖
由聚類圖將沿線八個城市分為兩類,{1,2,8}為第一類,{3,4,5,6,7}為第二類,據實際情況,蘭州、烏魯木齊、西寧的經濟發展、醫療衛生、基礎設施、交通設施相對發達,歸第一類;而張掖、酒泉、嘉峪關、哈密、吐魯番城市綜合實力相對較弱,歸第二類。
首先了解蘭新高鐵沿線地區經濟增長情況,各城市經濟增長情況用地區生產總值(GDP)指標反映,選取2012-2016年八個城市GDP增長率分析,如表2-1所示。

表2-1 蘭新高鐵沿線城市2012-2016GDP增長率(%)
由表2-1看出,近五年蘭新高鐵沿線城市GDP年平均增長率呈逐年下降趨勢,基本穩定在3.0%左右。2015年蘭新高鐵正式運營后,沿線城市GDP年平均增長率較前幾年有所減少,一定程度抑制各地區GDP年平均增長率下滑。整體來看,高鐵開通后蘭州、西寧、烏魯木齊GDP增長率相對較高,張掖、酒泉、吐魯番經濟發展相對緩慢,結果基本與聚類分析中城市定位相吻合。
沿線城市對基礎設施投資指標用固定資產總投資增長率反映,選取2012-2016年八個城市固定資產總投資增長率分析,如表2-2所示。

表2-2 蘭新高鐵沿線城市2012-2016固定資產總投資增長率(%)
由表2-2看出,近五年蘭新高鐵沿線城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逐年減緩,2015高鐵正式運營后有效抑制了各城市固定資產總投資增長率的下滑,第一類城市蘭州、西寧、烏魯木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下降幅度為0.8%左右,第二類城市中張掖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下降1.7%,嘉峪關和吐魯番分別下降3.8%和6.3%。綜上,一類城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趨于穩定,二類城市中張掖、酒泉、嘉峪關通過加大固定資產投資不斷挖掘城市發展潛力,而哈密和吐魯番相對在固定資產的投入較少,發展滯后于其它沿線城市。
沿線城市流動人口變化情況用年末常住人口變化指標反映,選取2012-2016年八個城市年末常住人口數分析,如表2-3所示。

表2-3 蘭新高鐵沿線城市2012-2016年末常住人口變化(萬人)
由表2-3可以看出,高鐵沿線一類城市的人口規模遠遠大于二類城市,并且近五年來年末常住人口一直穩定增長,張掖、嘉峪關、吐魯番年末常住人口整體呈小幅下降趨勢,哈密年末常住人口減少12.53萬人,酒泉年末常住人口增加0.4萬人。
一類城市蘭州和烏魯木齊具有良好的經濟水平和基礎設施條件,有較大城市吸引力,每年流入城市的人口也在逐步增長,發展相對緩慢的哈密和吐魯番,在高鐵開通后出現城市流出人口增多現象,隨著高鐵帶來的交通便捷性、快速性、城市空間可達性,整體高鐵沿線城市人口由欠發達地區向較發達地區流動。
選取蘭新高鐵開通后對沿線城市人口流動產生的影響進行定性加定量分析,利用相關回歸模型研究了影響沿線地區人口流動的主要影響因素,及高鐵發展對沿線城市人口流動的影響程度,了解人口流動趨勢,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城市的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保障水平和交通設施便捷程度都是作為影響城市人口流動的主要因素,交通設施中鐵路綜合運輸能力的提升對人口流動影響顯著,特別是高鐵的發展,增加了西部地區鐵路網密度,極大地促進了人口流動。
第二,蘭新高鐵的快速發展對沿線地區的經濟水平、城市空間可達性、人口規模增長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優化,同時高速鐵路也帶動了沿線城市產業的快速發展,具備良好經濟、社會發展條件和便捷交通的較發達地區對其它沿線城市就業和生活方面產生吸引力,大量人口從發展較落后地區向發達地區聚集。
第三,蘭新高鐵沿線人口規模的大幅增長主要是由遷入人口帶來的,大量的人口聚集于某一較發達城市會表現出一定的“虹吸效應”,勞動力和資源得不到合理的分配,沿線城市經濟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相對較高的城市會產生過度集中的人口和產業,會弱化沿線其它發展滯后的中小城市的功能,造成欠發達地區人口大規模流失和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中小城市在持續提升其綜合實力中要不斷發掘新的機遇。目前隨著寶蘭高鐵的正式運營和即將開通的蘭渝高鐵,蘭新高鐵對沿線城市各方面甚至西北地區的影響將會更加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