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臨床上常以慢性咳嗽、咳痰、氣短或呼吸困難、喘息和胸悶等為主要表現,秋冬寒冷時節,預防“慢阻肺”患者病情加重勢在必行。
必須戒煙
據專家介紹,吸煙是引起“慢阻肺”的首要因素。因此,預防“慢阻肺”首先要戒煙。
防感冒最為緊要
專家強調,預防感冒對于“慢阻肺”患者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每年都應打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以增強抵抗力、減少感冒及肺部感染的機會。其次,寒冷時節,患者要注意避免冷空氣的吸入,因為冷空氣對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會使呼吸道的抵抗力下降。
低流量吸氧不可少
“慢阻肺”患者如果已出現低氧血癥,特別是合并肺心病的患者應該吸氧。具體方法是:患者每天在家中持續吸氧12~15小時以上,氧氣流量在0.5~2.0升/分鐘即可,可以有效改善肺小血管的痙攣。
康復訓練做“呼吸操”
“慢阻肺”患者穩定期的康復訓練非常重要,可以預防急性發作、改善日常活動能力、恢復部分受損的心肺功能、防止或減緩心肺功能繼續減退。專家認為,康復訓練以做“呼吸操”最好,簡單又實用。
縮唇呼吸: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具體方法是:①用鼻子緩慢深吸氣直到無法吸入為止;②縮唇,如吹口哨樣;③保持縮唇姿勢緩慢呼氣。
屏住呼吸:可延長肺內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交換時間,使更多氧氣進入血液中。具體方法是:①吸氣;②屏住呼吸3秒鐘;③呼氣。
腹式呼吸:是主要靠腹肌和膈肌收縮而進行的一種呼吸方式。可加強膈肌活動,增加肺通氣量。具體方法是:①放松雙肩;②左手置胸部,右手置腹部;③用鼻子吸氣時,腹部膨出;④收緊腹部肌肉;⑤縮唇呼氣,感覺腹部下沉;⑥每次休息2分鐘,重復3次為1組;⑦每天重復此練習多次。
注:做“呼吸操”時取仰臥位,也可取坐位或站位,身體要稍向前傾。
日常護理
鼓勵“慢阻肺”患者有痰盡量咯出來。對于無力咯痰者,可取坐位或俯臥位,家屬將手掌蜷曲呈杯狀,自胸下部向上中部有節奏地拍擊,同時讓患者咳嗽;或在患者用力咳嗽時,家屬用雙手壓下胸部或上腹部以增加其膈肌的力量,促使痰液咯出。
“慢阻肺”患者在喘息發作時,可自行使用起效快的支氣管擴張劑。常用藥物有萬托林、喘康速、舒喘靈,每次噴霧吸入1~2噴,可每隔4~8小時吸入1次,但在24小時內最多不宜超過8噴。若用藥后癥狀未見顯著改善或加重,應立即請醫生采取其他治療措施。
“慢阻肺”患者要注意增加蛋白質的攝入。但在病情急性加重,尤其是發生呼吸衰竭時,不要多吃碳水化合物類食物,以免增加患者體內的二氧化碳。此外,患者病情嚴重時,在進食前后應吸氧3~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