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 GDP增長6.5% 9月CPI同比增長2.5%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65089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分季度看,一、二、三季度GDP同比增長分別為6.8%、6.7%、6.5%。9月CPI同比上漲2.5%,環比上漲0.7%。1—9月平均,CPI比去年同期上漲2.1%。9月PPI同比上漲3.6%,環比上漲0.6%。
國新辦發布《關于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白皮書
9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關于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白皮書,內容包括六部分:中美經貿合作互利共贏、中美經貿關系的事實、美國政府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美國政府的貿易霸凌主義行為、美國政府不當做法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危害、中國的立場。白皮書旨在澄清事實,闡明立場,推動問題合理解決。9月25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就貿易順差、重啟談判、貿易爭端沖擊、知識產權保護與補貼等進行補充說明。
熊貓債發行制度進一步完善
9月25日,人民銀行、財政部發布《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境外機構債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明確境外機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債的必備條件和申請注冊程序,并對信息披露、發行登記、托管結算、投資者保護等事項予以規范。《辦法》將熊貓債發行人分為外國政府類機構、國際開發機構、境外金融機構、境外非金融企業法人四類,并分類設定發行規則,從而有效提高發行效率和透明度,提升熊貓債監管的協調性和統一性。
財政部在香港成功發行30億美元主權債券
10月11日,財政部在香港成功發行30億美元無評級主權債券。其中,5年期15億美元,票面利率為3.25%;10年期10億美元,票面利率為3.50%;30年期5億美元,票面利率為4.00%。此次發行吸引了全球數百家機構投資者積極參與,獲得了大規模的基石訂單,總認購規模超過130億美元。這是繼2017年10月發行20億美元債之后,財政部一年內第二次在港發行主權債券。
銀行間債券市場推出三方回購交易
10月16日,人民銀行發布公告,將正式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推出三方回購交易。這一舉措旨在促進銀行間債券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強化貨幣市場風險防控,助力打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三方回購交易模式在國際成熟金融市場較為常見,該模式下交易雙方僅需討論融資的金額、利率及期限,擔保品選取、估值等管理由第三方機構根據約定負責執行。當前,由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登記托管結算機構作為第三方機構提供三方回購服務。
地方政府專項債9月起納入社融統計
10月17日,人民銀行宣布自2018年9月起,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納入社會融資規模統計。人民銀行表示,8月以來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進度顯著加快,對銀行貸款、企業債券等有明顯的接替效應,因此有必要將其納入社融統計中。新口徑下9月新增社融數據有所改善。初步統計,9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97.3萬億元,同比增長10.6%。
《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
10月19日,銀保監會就《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自此,我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基本形成“資管新規、理財新規、子公司管理新規”的管理制度三部曲。理財子公司是商業銀行下設的從事理財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設立子公司有利于強化銀行理財業務風險隔離,優化組織管理體系,推動銀行理財回歸資管業務本源,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責任編輯:王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