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勇義 田賽鶯
摘 要:近年來,我國的社會經濟進入飛速發展的階段,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一步步的提高,對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質量要求也在一點點的提升。“民以食為天”,科技經濟都在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人們對于養生飲食的要求越來越高。“純天然”、“無公害”、“綠色食品”等一度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論焦點。茶葉作為最普遍的大眾消費品,其“無公害”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同時,無公害茶葉也是國家發展農村經濟的一種有效手段。因此,如何高效的種植無公害茶葉成為廣大茶葉種植戶以及相關學者的重點研究對象。本文就無公害茶葉高效種植技術的要點做出如下的淺要分析。
關鍵詞:無公害;高效種植;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S57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1033011
無公害茶葉是指在無公害的生態化環境中按照我國規定的生產操作規程種植出來的茶葉,要求成品茶的污染物指標、衛生質量指標等均達到國家的相關要求,對人的身體健康沒有危害,是符合食品安全的茶葉的總稱。當今社會,人們對于這種無公害茶葉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如何實現無公害茶葉的高效種植成為當今茶葉種植戶最值得研究的問題。本文通過查閱參考資料與互聯網信息對高效種植無公害茶葉的技術要點做出淺要分析。
1 優化無公害茶葉前期的種植
1.1 無公害茶葉的選址
要想種植出無公害的茶葉最初的選址非常重要。種植地區的土壤與周圍環境直接決定了茶樹種植培育后的產量與質量。無污染、生態化環境是必然的要求,只有這樣的環境才可以保證茶葉產出后達到國家標準成為無公害茶葉。在這樣的環境中再去對土壤的酸堿度、透水性等進行測試,不同的土壤適合不同的茶樹,而想高效的種植必然要清楚不同茶樹對于土壤的要求是不同的,這就需要茶葉種植戶與相關學者一起探討研究,并在實踐的種植過程中去論證結果,這是一個不斷發展與完善的過程。
1.2 無公害茶葉的種植
無公害茶葉的種植過程尤為重要。對茶樹的選種。茶葉種植戶要根據自己所選擇的種植地區的氣候溫度、濕度等進行茶樹的選種,盡量選擇穩產、高產的品種,多關注我國推薦的茶樹品種。同時,在選種過程中尤其要注意避免種植轉基因的茶苗,以防止在后期所帶來的問題。在種植之前,種植戶必須對所種植的茶樹有個最基本的了解,根據此種茶樹的種植要求,設計好茶園的整體布局,比如樹與樹之間的間隔,對水源的距離設計,以及地形的利用等,以保證茶樹在后期的產量及質量。
2 優化無公害茶葉培育的過程
2.1 優化培育過程中的修剪措施
茶樹修剪,是利用茶樹本身的生長特性,通過修剪讓茶水向有利的方向生長。對茶樹的修剪可以保證茶樹的良性生長,保存骨干枝,減少不必要的分支數。通常的修剪措施分為輕修和深修。輕修便是人們經常對茶樹枝干進行的簡單修剪,運用控上促下的修剪技術,抑制頂端優勢,助長分支。而深修是對茶樹內部、枯萎枝干以及病枝的修剪。這就需要茶樹種植戶深入研究學習所種茶樹的習性以及修剪的技術,切不可隨意修剪以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此外,適時的修剪一下茶樹之間的空隙可以保障茶樹的透光性。
2.2 優化培育過程中的施肥措施
施肥,是保障茶樹茁壯成長的重要措施,肥料可以為茶樹的健康生長提供必要營養物質。而優化施肥措施、合理施肥,可以進一步提高茶樹的產量與質量,并保證達到我國的標準要求。在施肥之前對土壤進行提取測驗,了解種植地區土壤中的基本肥力,從而可以有針對性的施肥。而在茶樹生長過程中的不同階段對應的施用不同的有機肥料,以提供茶樹生長最基本的養分需求。此外,還可以通過提高土壤的活力與肥力來促進茶樹的健康成長。
2.3 優化培育過程中的病蟲防治
在無公害茶葉的培育過程中一旦出現水分或日曬不充足的情況就會造成茶樹滋生病蟲害,直接影響茶樹的產量與質量。因此,在培育過程中要保障茶樹的健康成長,而我國的標準規定不得使用有害的農藥,要想消滅茶樹的病蟲,茶葉種植戶只能使用物理方法或者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就是人工對害蟲進行捕捉消滅,而生物方法就是利用病蟲的天敵生物來克制茶樹上的病蟲。此外,還可以通過給茶樹使用針對性的抗生素來預防病蟲害的發生,從而保障茶樹后期的產量與質量。
3 結語
無公害茶葉已經成為當今社會人們養生的物質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產品,需求量也在日漸增長。無公害茶葉的發展是一個必然趨勢,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更可以帶動我國的種植業經濟飛速發展。因此,如何高效地種植無公害茶葉成為茶葉種植戶與相關學者刻不容緩的研究科目。而要實現這一要求還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我國以及各地方政府的支持,更需要在實踐的種植過程中不斷的創新與完善高效的種植技術。
參考文獻
[1]資切,木臘周.試析無公害茶葉的高效種植技術要點[J].農民致富之友,2016(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