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楊
摘 要:應用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為節肥技術以及田間的配套節水,屬于現今干旱缺水地區十分有效地灌溉方式的一種。這種技術可以增加肥料以及水資源的利用率、減輕環境污染和大量施肥的矛盾、水資源匱乏矛盾,能夠合理的加速農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關鍵詞: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體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1033013
水肥一體化以及膜下灌溉技術為現今干旱水資源匱乏地區種植農作物十分科學合理的一種灌溉手段,能夠增強肥料以及水資源的利用率,減輕水資源匱乏的問題以及環境污染和大量施肥等問題,合理的加速農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寧夏中衛市中寧縣實施水肥一體化以及玉米膜下滴灌技術標準化生產試驗項目,項目主要內容含有采購小型農機具、地膜、化肥、滴管設施等相關的農用物資,平整土地以及打井等農田的附屬建筑設施,試驗示范以及田間技術的管理標準。現把項目整體的進展狀況歸納如下。
1 試驗經過
1.1 建設配套設施以及采購農用物資
按照項目的進展計劃,試驗基地已經完成了采購滴管設備等相關的農用物資。其中,采購滴灌管網共計140km,過磷酸鈣以及尿素等化肥12000kg,2眼瓣打機井、4臺套蝶式過濾器、4臺套施肥罐、2臺套收獲機械、農用播種、地膜共計600kg、農藥共計100kg以及10臺件改造小型農機具。
1.2 明確田間技術標準
鼓勵相關的技術人員分析制定出機械化收獲玉米、水肥一體化技術、鋪設滴灌帶、覆膜、播種等相關規范;地膜覆蓋,應用機耕機耙,30cm深耕施足底肥、精耕細作;種植規格,實施寬窄行種植,標準化的進行規范;蓋膜方式,在播種后,將地膜覆蓋上后進行透水,將膜蓋好以維持水分;破膜放苗,挑選陰天或是早晚實施,避免在中午時破膜后使幼苗受到損傷;查苗補破,在遭受大風或是降雨后,及時的檢查覆膜狀況,用土封實蓋嚴。
2 試驗結果及優勢
實施水肥一體化手段和其他處理進行比較,每667m2穗數差異較小;能夠降低水分的蒸發以及下滲,增強水分的利用率。處于露天狀況下,傳統灌溉以及滴灌施肥之間進行對比,其節水率約在30%;該項技術很好的做到了集中施肥以及平衡施肥,降低肥料的流失與揮發,同時還能夠降低養分過剩引發的損失,有著增強肥料的利用率、作物容易吸收、及時供肥、便于施肥等優勢;溫度降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作物出現病害的發生率,縮小了投入的農藥;減少了對于病蟲害的防治以及中耕等相關費用;實施水肥一體化手段,地溫較常規的灌溉技術相比有所提高,使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得到提升,加速了作物吸收養分,降低由于灌溉導致的團粒破壞以土壤板結的程度。完善土壤的物理性質,并且降低水分下滲導致的土壤養分損失以及地下水污染,增加土地的使用率。
3 社會經濟效益
經過試驗證實,水肥一體化產生的經濟效益含有節省投入效益、完善產品的品質以及增產。按照計算得出,這個試驗區應用水肥一體化以及玉米滴灌技術較玉米每667m2平均增產約100kg,試驗區增產40000kg,即增收88000多元。與此同時,節省人工、農藥以及化肥等開支共計30000多元。然而,玉米膜下滴灌屬于一種新型的種植技術,把鋪設滴灌帶、覆膜以及播種一起實現,具有規模化、集約化,顯著節水,綜合效果較為明顯。水肥一體化手段實現了較大的突破:由澆營養替代單一的澆水;由澆作物替代澆地;由浸潤式灌溉替代大水漫灌,這種成效通常表現為提高經濟效益、完善品質、增加產量、增加土地的利用率、保護生態環境、省工、節藥、節肥以及節水。玉米膜下滴灌的這種生產模式適用于集約化以及規模化程度較高的種業公司以及種田大戶進行經營,所以在本試驗區值得大力的的應用與推廣。
4 總結
膜下滴灌以及水肥一體化手段把灌溉用水在地下以及地上管道網絡封閉式送至根際土壤,降低田間渠系蒸發以及田間滲漏,較傳統農戶的溝渠灌溉能夠顯著節約水資源。相比于傳統農戶的水肥管理手段,膜下灌溉和水肥一體化手段應提高投入的通常為過濾器、施肥罐、滴灌帶、地膜等費用,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手段借助玉米膜下滴灌專用的播種機進行播種,這種機械能夠完成覆土壓膜、噴施除草劑、鋪設滴灌帶、覆膜、施肥、播種、開溝等眾多工序同時且一次性實現,能夠節約水電費以及工費,所以總體計算后,玉米膜下滴灌以及水肥一體化能夠完成玉米增產以及增收。伴隨節水灌溉手段持續發展,和水肥一體化技術增加了利用水肥的效率、生態效益以及經濟效益較好,在寧夏試驗區應用技術前景較好。
參考文獻
[1]宰松海.水肥一體化灌溉模式下土壤水分養分運移規律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0.
[2]高鵬,簡紅忠,魏祥,等.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現狀與發展前景[J].現代農業科技,2012(8):250-257.
[3]李鐵男,劉云濤,李瑩.黑龍江省玉米膜下滴灌技術推廣成效及趨勢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1(21):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