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摘 要:黑龍江省是我國小麥最重要的產區,小麥的高質高產不僅影響著黑龍江省農業經濟的現代化發展,還承擔著北方地區主要糧食作物的安全與穩定,不斷優化小麥的種植管理技術,并實現科學的養護與病蟲害防治措施,以達到小麥全苗、高產、穩收的科學化質量保證,為黑龍江省經濟和人們生活的可持續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就針對黑龍江省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的要點進行分析,探討各項優化改進措施,旨在為現實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黑龍江省;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512.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1033111
近些年,隨著優良品種與栽培技術的不斷優化與更新,黑龍江的小麥增產實現了新一輪的躍升勢頭,并逐漸形成了黑龍江小麥自身強勁、優勢明顯的品質化提升,產量與質量也獲得了全國市場的充分認可,為黑龍江省小麥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打好了良好的基礎。
1 小麥的良種選擇與處理
種子的選擇。小麥的高產、穩產與高質量,種子的培育與選擇是關鍵,對于小麥種子的選擇一定要考慮種子的抗寒性、抗病性、耐倒性和早熟性,以提高在種植養護過程中小麥的產量的穩定;并根據當地土壤結構與肥力的特點、播種時期和播種量,靈活選育,達到優種與播種實際的有效契合;種子的處理。種植前需對麥種進行必要而科學的挑種與曬種工作,特別是對秕粒、病粒、蟲蛀粒以及草籽等進行有效地排除,這樣才能保證小麥出苗整齊,減少了草害的發生。晾曬則能夠打破種子的休眠,促進麥種快速發芽出苗,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病害的發生。除此之外,還要對種子進行一定的包衣處理,通過適當施用麥種處理藥劑,提高種子的耐抗性,實現對于多種病蟲、鼠害的有效防治。
2 整地與土壤結構優化
2.1 精耕整地
為了為小麥的增產高質創造一個良好的土壤環境,需要地面進行精耕整地,并適當加深耕種層,破除犁底層,保證小麥養分與水分的供養充足,平整地面,及時細耙,疏松、踏實土壤,刨除明暗坷垃,消除根茬,保住底墑,土壤上松下實,更有利于促進根系發育。
2.2 施肥與土壤結構優化
播種前要施足底肥,以優化土壤結構,增加土壤肥力,底肥最好以農家肥為主,施肥原則是根據地力和產量指標來確定。一般每667m2施用45%復合肥4~5kg或尿素1.5~2kg,注意肥料與種子的隔離,以免造成燒種燒苗。
3 播種及管理技術
3.1 播種時期的選擇
小麥一定要根據當地的季節、氣候以及環境能力進行適期的播種,種子選擇也要針對季節進行靈活優選,并根據土壤墑情進行優化,以達到小麥品種在適宜溫度與土壤充足持水量的時候播種,以增加出苗,茁壯根系。
3.2 密度把控
黑龍江小麥的密植以機播為主,在播種期間一定要保證施種均勻,深淺一致,深度維持在3~5cm之間,種植密度需參考當時當地的土壤條件、氣候水平、種子品類,一般來說基本苗以15~18萬顆/667m2為宜,播量可控制在8kg/667m2左右,水肥條件較好的田塊可進行精量播種(6kg/667m2),播種過晚可適當加大播量。
3.3 后期維護與管理技術
肥水管理。小麥的不同生長季節,要有不同的施肥與澆水措施技術維護:在越冬期間,必要提前澆好越冬水,并適時破除地面板結,追施越冬肥,保證土壤的透氣性與溫度以及必要的土壤活力,保證麥苗安全越冬。返青季節要要根據麥苗的情況與產地的條件合理追施水肥,對于產量不高的低產區水肥并施,高產區則不提倡追施水肥。拔節期應視麥田的長勢合理安排追施水肥的時間,對于長勢較差的地方提早施拔節水肥,而長勢較好的就可以適當推遲,施肥應以高氮復合肥為主,輔以鉀肥進行拔節期營養的必要補充。抽穗到成熟期是小麥需水量最大的時期,在揚花后要及時給小麥施澆灌漿水,并對葉面實施追肥,穩固小麥長勢。
除草措施。秋冬和早春是麥田除草的最主要時段,秋冬雜草需要輔以必要的除草藥劑的科學有效搭配,不同雜草要進行藥劑的合理選擇,例如對于雙子葉雜草為主的田塊,每667m2用75%巨星1g、48%百草敵20mL、20%二甲四氯25mL,兌水45~50kg,然后進行單次、均勻而細致地噴灑;早春季節主要針對秋冬防治不徹底的地塊,物理除治與化學除治結合,但是到了拔節期后,就禁止使用任何除草劑進行清除雜草。
病蟲害的有效防治。紋枯病作為早春麥田的重點防治對象,其危害小麥基部,拔節后易莖稈折斷、倒伏,嚴重時形成白穗,當病株率在20%時進行防治,一般每667m2可用5%井崗霉素l00~l50g,或20%粉銹寧40~50mL,或50%撲海因300倍液噴霧,防治2次可較好控制病害。小麥銹病則每667m2可用20%粉銹寧乳油30~50mL,或l2.5%特譜唑l5~30g,加水均勻噴霧;中后期的白粉病一般每667m2可用粉銹寧35~50g,加水噴霧防治。抽穗揚花期的赤霉病一般在小麥齊穗期每667m2用多菌靈有效成分40~50g,對水均勻噴酒小麥穗部即可。
小麥的高產需要從選種、整地、培育及管理各個環節上不斷優化栽培的技術與科學化管理程序,從而達到優種因地制宜地穩定、高效培育,從而實現黑龍江省小麥種植產量的穩步提高,以形成作為我國小麥主產區質量與產量的絕對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