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生態改善的同時,對挖掘苗木合理高效的利用價值,本文針對文冠果苗木特性,地塊的選擇及田間管理技術的措施,研究出如何使文冠果苗木高效的結果率,達到預期的栽植利用價值,僅供參考。
關鍵詞:文冠果;管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S565.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1033159
文冠果(學名: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無患子科、文冠果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m;小枝褐紅色粗壯,葉連柄長可達30cm;小葉對生,兩側稍不對稱,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銳利鋸齒,兩性花的花序頂生,雄花序腋生,直立,總花梗短,花瓣白色,基部紫紅色或黃色,花盤的角狀附屬體橙黃色,花絲無毛;蒴果長達6cm;種子黑色而有光澤;春季開花,秋初結果,耐干旱、貧瘠、抗風沙,在石質山地、堿性沖積土壤,固定或半固定的沙區均能成長,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食用油料樹種。
1 文冠果栽植地塊的選擇
栽植文冠果應選擇地塊平整的土地或坡地;有良好的排水系統,整地前要做到選擇有防護林及防風固沙設施地塊作為文冠果栽植地塊,在造林前一年雨季整地,整地深度為25~35cm,土壤呈中性或微堿性相對集中連片的林地。
2 文冠果栽植技術的研究
文冠果喜陽、耐半陰對土壤適應性很強、耐瘠薄、鹽堿、抗寒能力強、抗旱能力極強;文冠果不耐澇、怕風;在排水不好的低洼地區、重鹽堿地和未固定沙地不宜栽植;所以在栽植文冠果是要選擇地塊在陽坡,造林地塊有一定的排水系統設施的地塊,栽植地塊周圍要有一定的防風、防護措施以免幼苗在在栽植前,因風大而枝條抽干,造成苗木的死亡,降低成活率;在栽植苗木時土壤瘠薄的山地株行距應為2m×3m,每667m2地栽植111左右株為宜,在土壤肥沃的平整地塊株行距為4m×5m,每667m2地塊栽植84株左右為宜,在苗木栽植時提前挖好30cm×30cm,深度為25cm的栽植穴,在栽植文冠果幼苗時要注意,文冠果苗木根系的舒展,做到不窩根,邊填土邊提苗,埋土不要過深,填土后踏實栽植穴即可。
3 文冠果田間管理技術的研究
3.1 栽植文冠果灌水管理措施
文冠果栽植到土壤肥沃的地塊,對幼苗每年灌水3~5次;栽植到土壤瘠薄的土壤應適時對幼苗灌水的次數增加至每年5次以上,隨著文冠果苗木生長情況及土壤商情適時的灌水,確保苗木成活率和苗木的正常生長發育。
3.2 栽植文冠果施肥技術的措施
栽植文冠果幼苗后,每年6—7月,分別施用2次肥料,肥料主要分:為有機肥料與無機肥料,有機肥料包括:氮、磷、鉀等復合肥料,無機肥料主要包括:人、畜的尿、糞等有機肥料;根據地塊的需要施用有機肥料為每株為0.2kg,如果土壤瘠薄的坡地應對每株施用肥料為0.3~0.5kg;在施肥時,肥料與土壤混拌,施肥后及時的灌溉透水,以保證肥料的快速溶解,文冠果苗木根系的快速吸收,達到施肥的目的,在文冠果開花結果后,文冠果萌芽前,開花后,追施肥料3次以上,肥量根據地塊適時的施用,土壤較好保濕保肥的地塊每株增加至0.2~0.3kg;對土壤瘠薄的坡地應對每株施用肥料為0.5~0.7kg為宜;施肥后及時灌水,以免對苗木的根系造成傷害,在苗木施肥灌水后及時對栽植穴周圍的土壤進行疏松,疏松栽植穴周圍的土壤是保證苗木的正常生長。
3.3 文冠果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措施
主要危害文冠果的病蟲害有:黃化病、立枯病、煤污病、木虱、根結線蟲;黃化病的主要防治技術為:加強文冠果的苗期管理,及時的進行中耕松土。立枯病的主要防治技術為: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進行噴霧。煤污病主要防治方法為:苗期加強管理,選用多菌靈800倍液,連續噴霧2~3次。木虱的防治方法為:清除林地落葉雜草,消滅越冬成蟲用10%吡蟲啉水分三顆粒劑15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等藥劑噴布葉面。根結線蟲的防治措施主要有冬季松土曬跟,剪除掉受根結線蟲危害部位的根系,將病根及時清除地塊,并采取集中燒毀;藥劑的施用方位為:在栽植文冠果樹盤附近每隔20~30cm開穴將10%二溴氯丙烷顆粒,每株施用200g或0.5%阿維菌素顆粒75kg/667m2,均勻適用于鐵鍬挖開的溝中覆土踏實。
4 文冠果的整形修剪技術的研究
文冠果在栽植2~3a時,根據植株的生長情況適時的進行整形修剪,對植株有無明顯的主干,如有明顯的主干在30~40cm處定干,沒有明顯的主干按不同方位選留3~4個萌芽培養主枝,栽植3a后,樹形基本成型,主要做疏枝、重疊枝、生長較緩慢的弱枝、病蟲枝,做到增加透光、通風的效果,達到預期的生長目的來提高文冠果的產量。
作者簡介:張偉一(1983-),中級工程師,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