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晨霞

飛躍新能創始人、CEO 梅秋生
“在中關村這塊創新創業的熱土上,在眾多的創業者的大軍中,北京飛躍新能的特立獨行引發了人們的好奇,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與創始人梅秋生及團隊進行了一段深入的交流。
翻開作為創業者的梅秋生的簡歷,在過往的職業生涯里,他曾就職于世界500強企業,并作為外企營銷負責人涉足了中國方興未艾的新能源領域:中國風電能源、光伏能源、電動汽車充電機的運營管理。
在這個過程中,梅秋生看到了新能源的行業痛點,于是在2015年1月,創建了飛躍新能。公司主要從事新能源方向電子產品研發與制造、風力大數據管理系統的開發、管理和服務以及IDC機房綜合能效管理和節能改造等業務。
在講到公司名字的由來時,梅秋生談到:“人類生存和發展離不開能源。”不管是化石能源還是可再生能源,它們的計量單位都是“watt”即瓦特;而互聯網已經成為現代人們交往的重要媒介,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互聯網的基礎計量單元就是二進制的字節“byte”,譯成拜特。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在以瓦特和拜特構建的二維世界中前行,從這里面找機會就是去尋找一種永續的事業。
將來,如果加上數字貨幣的普遍應用,可以叫作比特,那么世界就是三特(瓦特、拜特、比特)構建的三維空間。這里面所蘊藏的商業模式、商業機會值得思考。所以公司的英文名字為Future Power 即是關注未來的能源、未來的動力之意。翻譯成中文就成了“飛躍新能”。于是公司專注于能源與互聯網的結合,也就成為公司業務和產品的方向。
從以往的經驗中,梅秋生意識到風電行業的問題和痛點。在他看來,中國風電行業目前依舊存在諸多痛點和挑戰,包括設備質量問題、運營效率問題、管理問題等,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降低行業成本、提高行業效率則顯得尤為重要。
據國家《2017-2020年風電新增建設規模方案》顯示,風電年均新增規模在25GW以上。2017年行業新增裝機在15GW左右,裝機量低于預期;但由于2018年以前核準并納入以前年份財政補貼規模上的陸上風電項目,需要在2019年底前開工建設,才能執行2018年之前的較高杠桿上網電價;所以2018、2019年的裝機需求將大幅增加。
其次,由于2017年國家出臺多項政策保障風電消納,隨著棄風限電改善以及特高壓通道的完工,未來三年行業年均增長規模約為25GW。
如此龐大的體量,讓梅秋生和他的團隊看到了機遇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同時隨著我國新能源逐漸呈現分布式發展、網絡化布局和智能化運營特點,他們堅信隨著新能源互聯網化后,大數據的積累,可以建設越來越精準的故障預測模型。
梅秋生告訴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能源互聯網和電力市場化是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未來中國的新能源產業會越來越高效和智能化。
因此,梅秋生和團隊不斷開發出風電設備健康管理系統,并不斷積累數據,建設越來越精準的故障預測模型,使得設備運維監測可以做出精確的預測,用于幫助客戶解決問題、降低運營和維護成本。
據梅秋生介紹,飛躍新能的主要產品是基于云計算和大數據的風電健康管理系統,基于云計算的充電樁運營管理系統,基于微電網的能源互聯網管理系統。
飛躍新能自主研發了基于潤滑油系統及傳動系統振動大數據模型的物聯網系統,同時也建立了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判斷的故障預警系統。
梅秋生表示,風電機組系統復雜,同時也有故障點較多,以及維修成本高等特點,而飛躍新能研發的系統能夠根據風電機組的運行參數預判風電機組可能存在的故障及故障風險,提供預警以及設備健康的全面管理,做到主動維護風電設備,真正實現風電機組發電成本最優、維護可預測、管理智能化。
除此之外,梅秋生表示,飛躍新能的業務線條還包括基于云計算的充電樁運營管理系統;同時也是國內最早為電動出租車系統提供充電運營管理平臺軟件的公司。談及此,梅秋生頗為自己的團隊驕傲。據了解,飛躍新能旗下有60KW/450V直流快充電樁、180KW/450V/750V直流快充電樁產品三個系列,10款機型獲得國網電科院開普實驗室最新國家標準和國網標準認證。
使用飛躍新能的充電運營管理系統,可以為傳統運營商節約80%以上的人工,這也使得很多運營商在市場競爭中獲得了良好的生產和發展;同時飛躍新能的客戶管理系統也幫助客戶建立了會員管理系統,通過電子商務的方式提高了客戶的粘性和產品的銷售。為了能夠更好地服務客戶,飛躍新能建立了基于微電網的能源互聯網管理系統,通過將充電樁、太陽能發電系統等十幾種分布式能源進行設備組網;同時建立能量管理系統,進行智能發電、調度和用電管理,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實現發電效益最大化,幫助客戶實現能源互聯網功能。
由于飛躍新能所從事的業務特性,對團隊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綜觀飛躍新能的團隊背景,可以發現公司團隊以研發人員為主,均來自世界500強和風電十大整機制造企業,具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和創新能力。軟件核心團隊來自大型科技企業,在物聯網、信息化、大數據等方面擁有豐富的積累與經驗;梅秋生目前擔任中關村新華新能源產業研究院理事;風電技術總監孫寅飛也代表公司參加國際振動分析師培訓及認證,并且獲得國際振動分析師CATEGORY II資格證書。
除了團隊實力雄厚,公司也展現了吸金能力,2016年獲得了來自清林華成投資的數百萬人民幣天使輪投資。
同時他們公司也是2016年度“中關村雛鷹計劃”專項扶持資金支持的企業;北京市科委創新創業重點資助項目;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金種子工程”企業;榮獲科技部火炬中心舉辦的“創新中國挑戰賽”一等獎及“最佳挑戰者”稱號;獲得清華大學第二屆MBA創業大賽全國總冠軍。公司推出了也獲得國網電科院認證的直流快充電樁3個系列近10個機型的產品,推出的T-Dr軟硬件系統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第三方風電設備健康管理及大數據分析平臺。
梅秋生稱,公司目前已經完成了工業級設備管理平臺的搭建,服務于電力、能源、工業等領域,平臺基于云服務、大數據,能夠為行業解決海量數據分析、故障診斷、運維保障、經營決策等問題,幫助客戶實現從傳統到互聯網時代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