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千陽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馮志興
寶雞市千陽縣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為統攬,支部引領鄉村振興打頭陣,推動基層黨建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互促共贏。
千陽縣村黨組織緊盯農民增收這個關鍵,深入調研,聽取各方建議,科學制定產業發展計劃,壯大增收產業,為群眾開出致富良方。
水溝鎮英明村黨支部提出了以發展產業為中心,打好資源、生態兩張牌,依托三個駐村企業,發展核桃、蘋果、養殖、勞務四大產業,帶領農民致富的發展思路,理清村域經濟發展路子。在村黨支部帶領下,2017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0059元。
高崖鎮店溝村黨支部依托地理優勢和資源稟賦,確定了做強養殖、做優土蜂、做靚旅游的產業發展思路。全村養殖牛羊160多頭(只)、土雞400只、蜜蜂300箱,開發獵戶澗槐花谷旅游景點,走出了一條多元化產業發展道路。
在村黨組織引領帶動下,全縣栽植蘋果10.1萬畝、發展蔬菜1783畝、奶畜存欄8678頭(只),建成海升、華圣等市級以上現代農業示范園區13個,支部引領產業發展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強大“引擎”。
千陽縣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張家塬鎮雙廟塬村黨支部書記師小明按照花海圍園、果蔬飄香的思路,建設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詩畫鄉村”。沿路栽植玫瑰花5萬余株,建成2000米綠色景觀長廊、千米3D壁畫長廊、2處休閑觀光荷塘,形成了玫瑰大道、荷花池塘、3D畫廊、園林村莊交相輝映的精妙布局。
水溝鎮柿溝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周軍積極爭取資金,建成慈安橋,解決群眾出行難題。帶領群眾清理美化街巷650米、新建花壇2200平方米、粉刷墻體4500平方米,栽植花木5000余株。
在村黨組織書記的帶動下,全縣建成市級美麗鄉村3個,縣級美麗鄉村5個,初步建成了一村一韻、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
千陽縣開展農村黨員“六做六不做”活動,引導黨員做好表率,讓群眾從身邊黨員身上看到尊老孝親、助人為樂的優良品質,促進形成鄉風文明、家風和諧、民風淳樸的農村新風尚。
崔家頭鎮崔家頭村著力打造“鄉村文明一條街”,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秀傳統文化,建立善行義舉榜,開展老崔說書、道德講堂、“十星文明戶”評選等特色活動,黨員帶頭參與,用形象直觀、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眾宣傳好家風、好民風、好鄉風。
通過開展鄉風文明系列活動,全縣涌現出“孝老愛親”何月琴、“最美千陽人”景金惠等一批模范黨員,樹起了尊老孝親、勤儉節約、鄰里互助的文明新風。
抓住基層組織建設這個“牛鼻子”,完善治理體系,推進“五議兩審兩公開”、紅白理事會制度等機制。深化村務管理制度、村務公開透明制度,完善村規民約,采用多元化治理方式,促進農村基層黨組織運行與鄉村治理工作互融共促。
南寨鎮朝陽村從制度層面入手,規范村級事務管理。實行黨員群眾建議、黨組織提議、聯席會議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會議決議,監委會審查、鎮包村領導審核,表決結果公開、實施情況公開“五議兩審兩公開”制度,提升村務管理水平。推行“陽光村務”,制定《村組財務管理辦法》,規范村組財務。成立紅白理事會,執行統一的紅白事操辦標準,有效遏制了鋪張浪費之風。
截至目前,全縣所有行政村均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制定了《紅白理事會章程》,把婚喪嫁娶有關事項納入村規民約,深化了厚養薄葬、喜事簡辦等新風氣建設。
千陽縣通過建立能人示范基地,充分發揮農村黨員能人在產業發展、自富帶富、示范引導方面的優勢。全縣135名有創業能力的黨員創辦產業基地17個,輻射帶動350名群眾就業增收。
來到城關鎮冉家溝村的大棚基地,一眼就可以看到能人示范戶的牌子。能人黨員郭寶萍笑著說:“去年是我第一次務大棚西瓜,承包了6個棚,西瓜長勢好,收入3.6萬元,今年我準備多承包2個。作為黨員,咱要給群眾做好示范哩!”
南寨鎮閆家村能人黨員楊林轉,是遠近聞名的民間藝人,她充分發揮刺繡技能,創辦林轉民間工藝品有限公司,帶動全村85戶留守婦女制作工藝品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