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李承明
實干開新局,奮斗譜新篇。隨著關鍵技術的突破和產業體系創新,榆林經濟在高質量發展上邁出重要步伐,不斷躍升的新動能,正在重塑的新局面,使“榆林煤”的“含金量”越來越高,發展的質量底色更加彰顯。
為深入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進一步提升榆林對外開放水平,加強國內外能源資源產業交流合作,9月12日,第十三屆榆林國際煤炭暨能化裝備技術博覽會盛大啟幕。
自2006年開始,歷經12年的持續打造,榆林煤博會已成為榆林煤炭生產企業與國內外大型能源企業、煤炭科研機構、煤機制造企業等相互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和行業盛會,被業界譽為國內煤炭及能源行業展會中的第一品牌。榆林煤博會見證了榆林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建設歷程,也見證了中國煤炭工業的崛起之路,為榆林建設世界一流高端能化基地作出了積極貢獻。
經過30多年的持續發展,“榆林煤”樹立起了我國高端精品煤市場的行業標桿。作為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國內外知名企業和重大項目的集聚地、區域經濟跨越發展的主要支撐點,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設被賦予了更高的使命,緊扣“轉化”和“轉型”,堅定走高端化、集群化發展路子,著力于關鍵技術和產業體系創新,榆林已經構建了原煤—發電、原煤—蘭炭—電石或鐵合金—金屬鎂、原煤—蘭炭—煤焦油—清潔燃料油、原煤(天然氣)—甲醇—烯烴或醋酸、原鹽—燒堿、聚氯乙烯等循環型產業鏈,形成了以煤、油、氣、鹽采掘為基礎,電力、化工為主導的產業體系,成為“西煤東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的重要基地,為保障國家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榆林的發展變化有目共睹,曾經荒蕪的連綿沙地上,涌現出了一個個大型能化園區,靖邊循環產業園區、榆佳工業園區、榆橫工業園區、神木錦界和清水河園區、府谷皇甫川工業園區等等,一個個投資數百億元的大型能源深度轉化項目領跑地方經濟發展。
相關數據顯示:歷經“十五”時期的“大上項目”、“十一五”時期的“跨越發展”和“十二五”時期的“轉型升級”三個階段的發展,榆林已經成為國內外知名企業和重大項目的集聚地、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典型、全省經濟重要增長極、全國重要的能源輸出地。
在今后較長時期內,煤炭作為國家主體能源的地位和作用不會改變,而榆林始終把自身置于國家能源戰略大局中,圍繞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創新驅動模式,加快能源經濟轉型升級的步伐,打造高端化、多元化、集群化的現代能化產業基地,邁入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先行第一方隊。
榆林市啟動工業轉型升級三年計劃,加快建設千萬千瓦級煤電、千億級煤化工等七大產業基地。積極推動煤炭資源綜合利用發電,大力發展循環流化床、高效節水等先進適用技術和空冷脫硫脫硝除塵等節能減排工藝的應用。除了煤改電產業取得了卓越的成績,近年來一批煤化工項目在榆落地建設,煤制甲醇、煤鹽一體化、煤油氣一體化、煤制烯烴、煤制油、煤制芳烴等現代煤化工技術取得了新突破,煤炭分級利用和循環項目水平不斷提高。目前投資數十億的神木化學、兗州煤業、華電榆天化3個60萬噸煤制甲醇項目已建成投產,可實現轉化原煤近千萬噸;北元化工集團建成國內最大100萬噸聚氯乙烯項目,每年轉化原煤600萬噸、原鹽165萬噸;華電集團利用清華大學開發的煤制芳烴技術,建設萬噸級工業試驗裝置,通過國家能源局成果鑒定;陜西未來能源煤液化項目、神華甲醇下游深加工項目年內即將建成投產。先后建成延長靖邊煤油氣資源綜合轉化、中煤榆橫煤炭深加工2個煤制烯烴項目。特別是國家同意在榆林建設世界最大單體煤化工項目——神華循環經濟煤炭綜合利用項目,標志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個轉化”戰略在榆林取得了革命性突破,在整個煤炭行業去產能化政策不斷推進的時候,榆林市在煤改電和煤化工取得的優異成績推動著煤炭行業從粗放型產業向著技術型、集約型產業轉變。
借鑒國內外培育孵化區域核心產業的經驗,榆林將核心產業“園區化為載體”作為管理與服務的著力點,做到了配套設施完善、管理體制理順、能源化工企業科學合理布局,實現了資源的集約化利用,產業的集群化效應尤為明顯。目前,集群產業特色基本形成,府谷煤電化載能工業區重點發展煤電、載能產業;榆神工業區高端現代煤化工產業集聚明顯;榆橫工業區以煤電一體化、煤液化、煤制烯烴、煤制芳烴特色為主;靖邊能化綜合利用園區以煤、油田伴生氣、渣油裂解干氣三種原料結合生產甲醇下游產品,在資源的綜合利用走出新路。
神東、陜北2個億噸級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示范基地、世界最大的鎂產業基地、國內最大的蘭炭生產基地、國內最大的甲醇生產基地、國內大型火電基地、國內煤制烯烴第一大市,一個個耀眼的“名片”是榆林轉型發展中收獲的累累碩果。一個個行業領先、國內第一、世界首個,榆林全面轉型升級的“骨架”已搭起,高質量發展的“發動機”已轟然而鳴。
榆林煤化產業向縱深、精細、高端的不斷推進,是多年來地方政府堅持從產業布局理念到制度機制,再到管理服務創新的結果。
國家級開發區榆神工業區引進孵化的陜西富油能源化工企業攻克了我國粉煤煉焦提取煤焦油的難關,該項目得到了能源巨頭陜西煤業集團的鼎力支持,目前陜煤已經啟動了“富油”的擴大升級版。一旦大規模的商業化得以推廣,榆林地方煤炭粉煤產能的相對過剩問題將得到徹底解決。而從煤到焦油、再到榆林版煤制油的全新產業鏈條,形成良性大規模轉化的商業路徑,其商業價值無法估量。目前,已有神木富油與大連理工大學合作將粉煤煉焦提油成功;浙江大學流化床煤干餾與鍋爐結合,煤氣生產甲醇,回收煤焦油,蘭炭作為鍋爐燃料發電,已取得中試成功;被稱為“榆林版”煤制油的陜西天元化工已經獲得巨大經濟效益。延長石油在靖邊以煤油氣為原料的綜合實驗探索已經取得成功,目前正利用新技術在榆神開發區上馬新的煤制油化工項目。目前,榆林已具備賣煤先取油的大規模工業產業推廣條件,正在引導大面積推廣。
今年2月14日,陜西省政府出臺《關于支持榆林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意見》從六個方面對榆林市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實現高質量發展提出了要求,就優化生態建設、構建現代化能源化工經濟體系、加快創新發展等方面作出了具體部署。未來五年,榆林計劃將煤炭轉化率提升到50%,中高端煤化工產品產能突破3000萬噸,建成國家級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示范區。歷經多年以科技為核心的創新轉型,榆林正在向千億噸級國家大型煤炭基地、三千萬千瓦國家大型煤電基地、千億噸級高端煤化工基地、百億噸級新型材料基地、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