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2018年3月20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應大會發言人張業遂的邀請會見中外記者,并回答記者提問。
中央電視臺記者:現在有一些民營企業家擔心財產得不到有效保護,心里沒有安全感,不敢投資,甚至有一些還在想方設法地向外轉移資產。針對這樣的問題打算怎么解決?
李克強:保護產權就是保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石,就是保護生產力,我們一直把各類合法產權的保護是放在心上的,而且逢難必解。保護產權必須要尊重合同,弘揚契約精神,不能把合同當做廢紙。這也表明了我們的決心,就是要持續向社會發出信號:讓恒產者有恒心,讓投資者有信心,讓各類產權的所有者安心,給所有合法產權所有者都吃上長效的定心丸。
人民日報社記者:在現實生活中,比如大學生就業、復轉軍人再就業等仍然困難不少,這也意味著未來5年中國的就業市場將面臨著諸多挑戰。請問您準備如何解決這些困難?
李克強:過去5年,中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其中一個很大的亮點就是實現了6600多萬城鎮新增就業,保持了比較充分的就業。這里我想報個大賬,我們今年城鎮實際新成長勞動力有1500萬到1600萬,我們定的目標是至少要保證新增1100萬人就業,但方向是1300萬人以上,前幾年我們都做到了,今年也沒有理由不做到。
今日俄羅斯國際通訊社記者:有人說中俄關系政治熱、經濟冷。您希望新一屆俄羅斯政府實施哪些行動來改善中俄經貿合作?
李克強:中俄經貿關系前幾年走了一個“馬鞍形”,這是世界貿易形勢變化、國際大宗產品價格下跌等客觀原因造成的。去年中俄經貿關系有了新的發展,貿易規模增加了20%以上。現在中俄兩大經濟體的年貿易規模是800多億美元,我覺得還有很大潛力。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創新機制,挖掘潛力,朝1000億美元的目標邁進。
光明日報社記者:近年來,一場大病就讓一個家庭陷入困境的現象還是屢有發生。請問總理,新一屆政府在解決老百姓因病致貧問題上將會采取哪些新的舉措?
李克強:今年我們要在這方面繼續加大力度,提高的中央財政對基本醫保的補助資金,一半用于大病保險,至少能使2000萬人以上能夠享受大病保險救助,而且擴大了大病保險病種。常說病來如山倒,我們就是要用大病保險等多種制度,不讓一個人患大病、全家都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