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軍,尹大千
(特變電工沈陽電力勘測設計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110025)
良好的照明系統,對變電站內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起到正面影響,同時也能節約能源和造價。在中國,因為種種原因,變電站戶外照明設計的重要性與其得到的關注程度尚不匹配。而在某海外變電站的照明設計中,筆者所在設計院遭到了歐洲監理公司的苛刻要求,一度令項目停滯,無法展開施工。由此,筆者將DIALux照明仿真軟件運用到變電站的照明設計中,精準地設計了戶外照明的系統,獲得了歐洲監理公司的高度認可。隨后在若干個變電站的設計中,同樣取得了不錯效果。本文總結分析了這些變電站的照明設計,對設計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及需要考慮的因素進行了分析和闡述,并重點介紹了某變電站的設計案例,以供同行參考和研究。
變電站照明的典型設計在《電力工程電氣設計手冊電氣一次部分》和《發電廠和變電站照明設計技術規定》(DL/T5390-2014)有詳細說明。照明系統應當設計為正常照明和應急照明;裝設方式應當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照度計算的方法按場所不同而有差別:屋外配電裝置區等室外場所,采用等照度曲線法校驗照度;道路照明采用逐點計算法計算照度。
通常的設計過程如下:(1)按照DL/T5390-2014明確各照明區域的單位容量;(2)以單位容量為基礎,估算照明器容量和數量;(3)依據個人經驗和手工估算,完成相應的燈具解決方案。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況下,上述方法比較適用。同時,在國內工程設計的實際中,設計工期緊張,工程師在此處會有一定的妥協;照明系統幾乎沒有竣工驗收的程序,使得上述方法得以廣泛使用。
這種照明系統的設計方法,依靠設計者的經驗和感覺,存在諸多的缺陷:(1)整個場區的平均照度可以手工計算,但對儀表、銘牌等特定地點的照度無法準確計算;(2)對燈具數量、高度、投光角度的調整,通過手工計算不太現實;(3)對統一眩光值、顯色系數、色溫、照明均勻度等指標也無法計算。
因為這些原因,在設計之初,工程師無法證明自己設計的照明系統滿足“運維方便、節能環保”的要求。當然,這也為照明系統設計方式方法的革新,提供了機遇和探討的空間。
計算機應用技術的高速發展,為軟件仿真照明的實際效果提供了可能,也成為變電站照明系統精確設計的關鍵工具。照明計算軟件DIALux是一款國際通用的主流設計軟件。
DIALux軟件可以對場景進行仿真計算,計算的內容包括照度、眩暈等,輸出的文件包括等照度曲線圖、偽色圖,以及各種圖表。將理論計算的數值,以各種直觀的方式表現出來,便于設計人員進行局部調整,也同樣方便了審查單位的審查工作。
DL/T5390-2014標準是中國標準,有許多內容沒有做出相應的指導和規定。考慮到照明對變電站內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的影響,本文建議對標EN12464、EN13201、CIE97、CIE140、EN15193等國際標準,將設計要求進一步細化。考慮到變電站戶外照明的實際,建議按下述類別區分變電站場區。
表1 變電站場區分類表
根據上述標準建設的多個變電站,實際檢測的照明效果較好。
第一步,在DIALux環境下,按照變電站的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模型背景。這些模型背景包括圍墻、建筑、設備、構支架等。考慮到各模塊的尺寸、發射系數等,對計算有一定的影響,應當盡可能的設置成與實際環境一致。
第二步,設置需要的照明系統,如正常照明和應急照明系統。按照設計的使用條件,初步配置預計的燈具數量、位置,以及投光角度。
選擇需要計算的項目,通常照度、統一眩光值是需要審查的計算項目。在軟件環境中,設置需要輸出的圖表等,然后通過DIALux運算,獲得照度等數據,以及相關的偽色圖和等照度曲線。
根據上述的計算結論,設計人員可以非常直觀地了解各區域的照度值。按照要求值,調整燈具,再次運算,如此反復,最終獲得最優的解決方案。
由于該站址位置受限,變電站的布置較為特殊,變電站圍墻為不規則形狀,在戶外照明的設計時,如按照手工計算的方式,具有一定難度。
本次戶外照明設計,首先按照相對位置建立了圍墻、建筑等的模型,按照抹灰墻壁設置了發射系數。接著,將整個需要考慮的戶外區域劃分成6個計算區,以便獨立計算和調整。
隨后,在軟件環境中建立正常照明系統以及應急照明系統。即按照變電站布置的實際情況,在恰當的位置布置相應的燈具。正常照明系統初步設置9個路燈組成,其中站內路燈7個,高度為6 m;站外路燈2個,高度為10 m。應急照明系統由11個投光燈組成,均安裝在構架上,投光角度面向附近的設備,如圖1。
圖1 變電站總平布置
運行DIALux軟件,模擬戶外區域的燈光環境和光線效果,根據獲得的數據直接調整燈具的位置、數量、高度和角度,首先滿足照度的要求,隨后滿足其他參數的要求。經過三次的試驗和調整,在最優的燈具組合下,確定戶外照明的配置如圖2所示。
圖2 戶外照明配置
在DIALux軟件中,按照圖1的建設方案,完成等比例的布置模型,包括圍墻,站前道路等區域。同時,按照設計的照明系統,配置相應的燈具,即燈具的位置、高度、光源等。圖2為最終的配置解決方案。
設計的照明系統,按照實際情況進行仿真,然后觀察照明的效果。此時,可以直觀的發現照明強弱的區域。需要時,對照明系統進行調整,以達到預期的目標,此工作具有可視化的特點,非常便捷和高效。圖3為可視化的實際圖片。
圖3 燈光實景仿真效果
設計的照明系統,是否滿足要求,需要有準確的數據支撐。各個區域對照明的要求不一樣,因此,按照區域的劃分,提取相應的數值,以驗證是否達標。照度值過強或過弱,都是不恰當的,可以對照明系統進行調整。以本站的道路為例,將道路表面的照度數值提取出來,如圖4所示,以此方式證明當前照明系統達標。
其他各區域的計算,與此類似。并且這種形式的結論,在歐美咨詢的審查過程中,十分有效。
變電站建設完成后,在恰當的條件下,進行了實地的檢測和現場的感受。首先對關鍵區域的8個測點,各進行了三次測量,取三次結果的平均值為照度實測值。實測數據和設計預期的數據比較吻合。8個測量點的照度偏差,均控制在10 lx以內。多位現場工作人員對光線進行了直接感受,均反映較為舒適。本站由DIALux軟件輔助進行的照明設計,照度分布符合預期,人員感受較好。
借助DIALux軟件進行變電站的戶外照明設計,首先改變了對照明設計效果不可控的現狀;其次,使用最少的燈具實現照明的需要,實現節能經濟環保。同時,也提升了運維人員使用的舒適度。這種設計精準化的趨勢,已經成為當前變電站設計的主要方向。
圖4 道路的等值照明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