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旺,滕兆平,褚小朋,楊永新,孫昌永,高 麗,張富山
(揚州市江都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江蘇 揚州 225200)
血管性認知障礙是由于多種血管性因素導致的認知功能障礙,有高血壓、糖尿病、腦卒等,該類認知功能障礙癥狀是可以預防和臨床干預的,認知功能障礙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而且早期認知功能障礙臨床癥狀并不明顯,因此采取有效方法來診斷早期VCI顯得非常重要?,F我院對腦梗死后患有血管性認知障礙進行分析,探討影響血管性認知障礙的因素。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排除標準:腦梗死發生前存在認知障礙、語言障礙和精神障礙的患者,頭部外傷或顱腦占位性病變及其他原因所致的癡呆患者。入選標準:患者經過頭顱MRI認證為腦梗死患者。男40例,女28例,年齡40~78歲,平均(65.2±1.3)歲;對照組患者34例,年齡45~78歲,平均(52±1.2)歲;研究組患者34例,年齡40~72歲,平均(49.1±1.3)歲。所有腦梗死患者均符合臨床診斷的標準,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有可比性(P>0.05),同時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患者入院后對患者的病史、實驗室檢查、體檢以及頭顱CT或MRI等檢查結果進行詳細記錄,采用中文版蒙特利爾量表(MoCA)進行評定,MoCA包括語言流暢能力、記憶能力、計算和注意能力、視空間執行能力、定向能力等。MoCA評定的時間為10 min,總分為30分,正常為≥26分,認知功能障礙為<26分[1]。
1.3觀察指標:①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腦梗死后發生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因素,包括低水平教育、高齡、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大面積梗死、左側梗死等發生率。②比較兩組患者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腦梗死后血管性認知障礙的相關影響因素。

研究組患者的冠心病、吸煙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低教育水平、高齡所占比例以及糖尿病、高血壓、血管狹窄、左側梗死等發生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兩組患者VCI相關影響因素比較(例)

組別高齡低教育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血管狹窄(>50%)多次梗死大面積梗死腦白質疏松吸煙酗酒腦萎縮對照組131620182610721029715研究組303330292820271927322229χ2值6.3385.2816.1256.3384.4736.2185.3816.1056.1276.3274.6024.591P值<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表2腦梗死后VCI危險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因素βSEχ2值P值95% CI值高齡0.8230.04717.319<0.055.971左側梗死3.3790.5105.706<0.054.861糖尿病3.3210.527 5.289<0.053.536血管狹窄(>50%)4.1420.6026.425<0.053.013大面積梗死6.8660.8065.721<0.0510.063腦蛋白疏松5.0810.5967.438<0.053.361腦萎縮5.1090.6106.992<0.052.794酗酒11.5430.8019.334<0.052.421多次梗死3.9746.0864.859<0.054.538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除了低水平教育和高血壓外,其余的因素口可以納入回歸方程中,結果表明高齡、糖尿病、左側梗死、大面積梗死、血管狹窄、腦萎縮、酗酒以及腦蛋白疏松是腦梗死后出現血管性認知障礙的危險因素(P<0.05),具體見表2。
腦梗死已對人類構成了嚴重的生命威脅,該病產生的語言功能障礙、肢體癱瘓已被人們廣泛關注,但腦梗死后產生的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常常被人們所忽視,因為早期VCI的癥狀不明顯,但如果該癥狀發展到嚴重性的認知功能障礙甚至癡呆,就增加了治療的難度而且治療效果不佳[2]。近年來有研究人員發現,人口社會因素對認知功能有一定的影響,包括年齡、受教育程度、性別、種族等,而影響認知功能的危險因素之一就是高齡,高齡患者常合并動脈粥樣硬化甚至不同程度的血管狹窄,大腦處于低灌注狀態,這就對神經細胞的新陳代謝和皮層高級智能活動產生影響[3]。低教育水平也是影響認知功能障礙的危險因素之一,文盲或文化水平低的患者發生血管性癡呆的幾率較高,這與腦細胞突觸減少有關系[4]。文化水平低會降低腦功能儲備,并且對認知功能障礙增加卒中易感性。影響VCI的因素還包括其他因素,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壓、酗酒、吸煙等[5]。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的低文化水平、高齡所占比例以及糖尿病、高血壓、左側梗死、大面積梗死、血管狹窄、腦白質疏松以及酗酒、吸煙等的發生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
腦梗死發生認知功能障礙的因素有以下幾點:①腦組織軟化壞死是由于急性缺血;②慢性缺血會導致腦蛋白受到損害,損害軸突運輸,信息傳遞受到阻礙[6];③導致認知功能損傷、臨床癥狀和體征的最終環節是神經元丟失和損傷。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使神經纖維受到損害,導致認知功能障礙加重[7]。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表明,高齡、糖尿病、左側梗死、大面積梗死、血管狹窄、腦萎縮、腦白質疏松以及酗酒是腦梗死后發生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的危險因素[8]。VCI的產生與多種危險因素有關,腦血管疾病本身就能夠引起腦動脈硬化,造成慢性腦供血不足。動脈粥樣硬化的不斷進展,就會加重腦組織損傷,患者可能出現腦萎縮、白質疏松以及多發性腔隙性腦梗死,可能還會引起更嚴重的梗死,這對腦高級神經功能的傳導束和結構造成嚴重損害。近年來經過研究人員發現,認知功能減退的主要原因是腦白質病變,腦白質血液供應的動脈是終末動脈,沒有或者很少有側支循環,這就會發生腦灌注下降,腦白質是最先受到傷害的[9]。腦白質供血區會出現酸中毒、缺氧、腦室周圍水腫,導致腦白質局限性或彌漫性脫髓鞘,從而引起小血管縫隙增大,腦白質疏松和多發性腔隙形成,使得環路纖維聯系受到阻斷,最終導致認知功能降低。腦梗死后產生的血管性認知障礙與多種危險因素有關,因此需要加強腦梗死后的預防,避免VCI的發生[10]。
綜上所述,血管性認知障礙是由于多種血管性因素導致的認知功能障礙,該類癥狀是可以預防和臨床干預的,認知功能損傷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而且早期出現的VCI臨床癥狀并不明顯,因此采取有效方法來診斷早期VCI顯得非常重要。文化水平低、高齡、糖尿病、高血壓等因素與VCI的發生密切相關,因此應對腦梗死人群進行早期的干預,防止血管性認知功能的進一步發展,降低其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