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蘭
(福州總醫院,福建 福州 350025)
低出生體重患兒在出生后極易產生呼吸暫停等疾病,這是由于患兒的神經系統還未發育完全,主管呼吸的中樞神經功能不全導致的[1]。由于新生兒體質虛弱,抵抗力差,因此一旦發病往往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后果,如不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往往會并發其他更為棘手的疾病,導致較為惡劣的后果。為了探究鳥巢式護理對新生兒呼吸暫停癥狀的護理方法,選取我院69例此類患兒的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行不同護理方法進行比較,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兒科進行治療的低出生體重患兒并發呼吸暫停病例共計69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常規護理組患兒共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日齡在1~20 d,平均(5.2±2.5)d,出生體重在1 490~2 150 g,平均(1 975 g±85)g。鳥巢護理組患兒共計34例,其中男21例,女13例,日齡2~21 d,平均(5.65±3.2)d,出生體重1 540~2 275 g,平均(1 895±90)g。通過對比兩組患兒的性別、體重等各種參數發現患兒一般資料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經檢查兩組病例均符合低出生體重患兒癥狀,且未出現炎性反應癥狀及發熱、器官損傷等其他疾病。
1.2護理方法:本研究兩組患兒采用了不同的新生兒護理方法,常規護理組采取常規護理:當患兒生命體征相對平穩之后,將其轉入嬰兒溫箱內,在溫箱內著重對新生兒的頭頸部進行護理,將柔軟的毛墊置于患兒頭頸部,使頭部稍微伸展[2]。患兒喂養需定點、定量,也可采用鼻飼的方法讓患兒進食,并觀察新生兒對奶水的攝入情況,按時測定患兒體重的變化情況。鳥巢式護理組患兒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多種參數綜合監護的方法對患兒實施鳥巢式護理:①使用無化學添加劑印染的純天然棉布進行填充,制作成合理尺寸的柔軟墊布,墊布進行滅菌預熱,將患兒四肢微曲以側臥體位躺在溫箱內,再將墊布按照患兒體型進行環繞,并調整松緊程度,避免太緊壓迫組織及過松而達不到護理效果;②根據患兒體重參數的變化,實時調整墊布的大小,確保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③調節暖箱內的溫度、濕度和光線強度,定期對暖箱進行消毒,防止致病細菌滋生;④每天進行清潔護理,保持胎兒身體干燥[3];⑤患兒喂養結束后需保持口腔潔凈,防止細菌侵入呼吸系統,同時保持呼吸順暢。
1.3觀察指標[4]:對兩組患兒各項生命參數分別進行統計,分別記錄患兒護理前后呼吸暫停發生次數、體溫波動范圍、體重增長幅度、移除溫箱時間、住院治療時間及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例數等進行統計分析。

2.1兩組患兒的各項體征差異比較:綜合比較兩組患兒各項生命體征參數,鳥巢式護理組患兒發生呼吸暫停的頻率、體溫波動及住院治療時間均顯著低于常規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兒每天體重增長幅度及移除暖箱時間均優于常規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組別例數呼吸暫停情況(次)體溫波動范圍(℃)每天體重增長幅度(g/d)移除暖箱時間(d)住院治療時間(d)鳥巢式護理組348.2±1.50.39±0.1423.1±6.8911.3±1.716.8±1.2常規護理組3515.4±1.20.79±0.2516.9±4.9819.6±2.621.0±1.6t值22.0498.1674.27415.64512.308P值<0.001<0.001<0.001<0.001<0.001
2.2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鳥巢式護理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9.41%,顯著低于常規護理組(80.00%),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例(%)]

組別例數皮膚潰瘍局部硬腫結塊喂養不耐受不反應發生率鳥巢式護理組342(5.88)3(8.82)5(14.71)10(29.41)常規護理組359(25.71)8(22.86)11(31.43)28(80.00)χ2值5.0622.5352.70817.838P值0.0240.1110.100<0.001
在臨床中低出生體重兒由于體重過低,機體發育不成熟、免疫力低下,因此該類新生兒患病的幾率大大超過正常新生兒。呼吸暫停在低出生體重兒中屬于高發疾病,一旦患兒表現該疾病癥狀,如不及時進行有效治療,患兒會因缺氧導致腦部損傷,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死亡。該患兒還容易引發其他更為嚴重的疾病,導致更加惡劣的后果,如患兒產生炎性反應損傷,因呼吸不暢導致病菌感染等[5]。因次,在對其進行護理時應該提出更為系統和科學的護理方式,以促進患兒的生命健康。
在常規的傳統護理方法中,醫護人員只側重于病情的治療檢測,保證患兒基本生存,而對于患兒精神方面的慰藉至今在臨床上未能引起足夠的關注。有研究證明,胎兒在脫離母體開始自主攝入營養獨立生存的前期同樣需要精神上的關懷[6]。這有利于嬰兒從胎兒到個體的過度,同時有利于嬰幼兒的神經發育與身體發育。
本研究結果表明,對低出生體重患兒進行鳥巢式護理有利于患兒對呼吸暫停癥狀的治療。這是因為在護理時首先需將患兒以柔軟的墊布進行包裹,模擬胎兒在子宮內的狀態,使患兒保持身體蜷曲的體位,然后嚴格控制溫箱的溫度。低體重患兒由于自身體重太低,身體機能不全,代謝緩慢導致產熱不足容易出現體溫過低、畏寒等癥狀,因此需將新生兒體溫維持在36.7℃~37.5℃之間,并保持55%~65%的濕度;其次是光線設定,在溫箱內要采用柔光照射,避免引起胎兒眼部損傷;另外還要保持溫箱清潔,定期對暖箱進行消毒,防止致病細菌滋生,每天對胎兒進行清潔護理,使胎兒身體干燥[7]。通過這一系列的護理,患兒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時體質也明顯上升。這是因為在護理時醫護人員根據胎兒發育規律在溫箱內仿生模擬了胎兒在子宮內的體位與生存環境,使得胎兒保持精神上的放松和肢體上的舒適,減少了患兒哭鬧及能量消耗。
綜上所述,鳥巢式護理有助于讓患兒保持呼吸順暢,有助于患兒體重的增加,大大降低了呼吸暫停現象,縮短了住院治療時間,同時也降低了患兒家庭的精神及經濟壓力,故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