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中心醫院(466000)宋艷芳
腦膠質瘤是臨床常見中樞神經系統原發性腫瘤,診斷其惡性程度及級別對治療方案的確定具有關鍵性作用,有助于盡早制定治療方案,控制病情發展,提高治療效果,降低死亡率[1]。本研究選取37例腦膠質瘤患者,以探討β-catenin、B7-H3蛋白表達與腦膠質瘤患者病理分級的關聯性。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周口市中心醫院2014年3月~2017年6月腦膠質瘤患者37例為觀察組,女17例,男20例,年齡33~63歲,平均年齡(47.86±14.21)歲。另選同期健康體檢者35例為對照組,女16例,男19例,年齡34~62歲,平均年齡(45.67±11.21)歲。兩組性別、年齡等各項差異不明顯(P>0.05),有可比性。
1.2 納入、排除標準 ①納入標準:觀察組均確診為腦膠質瘤;兩組均知曉本研究,且簽訂同意書。②排除標準:伴有其他惡性腫瘤者。
1.3 方法
1.3.1 β-catenin檢測方法選擇ABclonal公司提供的β-catenin多克隆抗體,采用免疫組化法進行檢測,染色采用S-P法(萊爾生物公司的S-P試劑盒),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并進行免疫組化光鏡分析,主要由兩名以上醫師在雙盲前提下采用雙評分半定量法評分,獲取數據。
1.3.2 B7-H3檢測方法 于培養箱(56℃)中置入石蠟樣本,融蠟(1h),于二甲苯溶液中置入融蠟后標本,脫蠟3次,5min/次,采用從高至低濃度乙醇(100%、100%、90%、80%、70%)清洗,均置入5min,后采用PBS清洗(5min)。于抗原修復液中置入玻片,維持高壓煮沸(3min),進行冷卻,直至完全冷卻后取出,PBS清洗(5min),將過氧化氫(3%)滴于樣本表面,室溫條件下孵育(15min),PBS清洗(3min),去除PBS,于37℃的BSA(5%)培養箱中封閉,持續1h,去除封閉液,添加稀釋一抗,于4℃保濕水槽中過夜。次日,PBS清洗3次,5min/次,滴加二抗,37℃條件下孵育(30min),PBS清洗3次,5min/次,滴加DAB染液,保持5~15℃室溫,利用顯微鏡,觀察顯色。
1.4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β-catenin、B7-H3水平。②分析β-catenin、B7-H3蛋白表達與腦膠質瘤患者病理分級的關聯性。
1.5 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21.0軟件處理數據,采用n(%)表示計數資料,χ2檢驗,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β-catenin、B7-H3水平 觀察組β-catenin陽性表達率為78.38%(29/37),對照組未出現β-catenin表達;觀察組B7-H3蛋白陽性表達率為62.16%(23/37);對照組為16.21%(6/3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38.496,P1=0.000;χ22=15.154,P2=0.000)。

附表 β-catenin、B7-H3蛋白表達與腦膠質瘤患者病理分級的關聯性(n=37,%)
2.2 β-catenin、B7-H3蛋白表達與腦膠質瘤患者病理分級的關聯性 β-catenin、B7-H3蛋白表達與腦膠質瘤患者病理分級有關(P<0.05),見附表。
腦膠質瘤的病理分級對制定治療方案具有較高價值,低級別腦膠質瘤被誤診為高級別腦膠質瘤易造成治療過度,反之則治療不足,均可增加死亡率及復發率。有研究顯示,腦膠質瘤細胞侵襲與其表面受體分子及其微環境中細胞因子的表達密切相關[2]。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β-catenin、B7-H3蛋白陽性表達率高于對照組(P<0.05);β-catenin、B7-H3蛋白表達與腦膠質瘤患者病理分級有關(P<0.05),提示β-catenin、B7-H3蛋白于腦膠質瘤組織中均呈現異常高表達狀態,并隨病情嚴重程度逐漸升高,二者表達水平均與腦膠質瘤患者病理分級有關。
綜上可知,β-catenin、B7-H3蛋白于腦膠質瘤組織中均呈現異常高表達狀態,表達水平均與腦膠質瘤患者病理分級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