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平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在一次演講中提到了美國的金融制裁問題。他說,此前,美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主要使用軍事、政治、經濟等制裁方式,并不怎么使用金融制裁。但近來,隨著美國對俄羅斯等國頻繁使用金融制裁,已經開始對全球貿易和投資交易貨幣的選擇、儲備貨幣的選擇,以及對資本的流動管理產生了一系列新的問題和挑戰。
不得不承認,美國在使用金融制裁的時候確實有較大的威力,例如伊朗和俄羅斯,都因為美國的金融制裁而導致經濟低迷,損失慘重。然而,實施金融制裁對美國而言也是把雙刃劍。一方面,美國確實可以通過金融制裁去懲罰那些“不聽話”的國家,但另一方面,這種做法也是不斷損耗美元國際信用的一個過程,使其在全球市場的獨霸地位日益受損。除了歐盟打算尋求建立新的國際貨幣結算系統外,俄羅斯近期拋空了絕大部分美國國債,轉而購買黃金,這些對美元的國際地位都構成了打擊。短期而言,美國的金融制裁確實能夠起到巨大的威懾力,但長遠來看,美國金融制裁的影響力必將越來越弱。
事實上,美國在進行金融制裁的時候,美元是其最重要的武器。美元當下的強勢地位毋庸置疑,畢竟它是目前世界最主要的交易和結算貨幣,全球大量的國際交易、支付、結算主要以美元進行,歐元、英鎊和日元都是配角。在美國退出量化寬松政策和美元加息周期下,美元目前依然處于強勢地位。但是從長期趨勢看,美元走弱的趨勢顯而易見,特別是美國隨意揮舞金融制裁大棒無疑會加快美元走弱的進程。當前,特朗普也不喜歡強勢美元,比如他近期對美聯儲表達了不滿,因為他希望美元弱一點以此促進美國的出口和增加傳統制造行業的就業。只有弱勢的美元才能夠推動美國經濟,盡管美聯儲的決策顯然不會被特朗普所左右。
最后,從全球主要貨幣格局看,歐元出現以來,確實對美元產生了一定的威脅,但歐債危機導致歐元持續走弱,使得歐元難以撼動美元的地位。當前人民幣、日元在短期內也很難取代美元的優勢地位。不過,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持續深入,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將是一個大趨勢。特別是伴隨我國金融改革的步伐,以及人民幣的不斷國際化,未來人民幣也必將在國際貨幣支付和結算中占據應有的位置?!?/p>
(作者是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環球時報201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