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妮 段霞光 支小軍
【摘要】目的 研究體外循環下心臟手術患者在使用七氟醚麻醉方式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體外循環下行心臟手術患者58例,根據患為患者采用的麻醉方式分為對照組及研究組各29例,對照組只給與常規的體外循環,而研究組在體外循環時給與七氟醚麻醉,對比兩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手術情況。結果 分析兩組患者的麻醉時間、手術時間可見研究組都要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患者的機械通氣時間、體外循環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可見研究組都要明顯的短于對照組,各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患者的尿量與硝普鈉總量可見研究組都要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統計患者的多巴胺總量可見研究組要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體外循環下心臟手術患者采用七氟醚麻醉可以有效的保護心機功能,促進術后恢復,具有顯著的效果,應該得到廣泛推廣。
【關鍵詞】七氟醚;體外循環;心臟手術
【中圖分類號】R6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9..02
體外循環的心臟手術方式當前作為常見的心臟外科手術,手術過程常因冠狀動脈缺血而對心機的功能帶來損傷[1-2]。
本文就外循環下心臟手術患者在使用七氟醚麻醉方式的臨床效果做簡單的論述,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材料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體外循環下行心臟手術患者58例,根據患為患者采用的麻醉方式分為照組及研究組各29例,對照組只給與常規的體外循環,而研究組在體外循環時給與七氟醚麻醉。對照組中男16例,女13例;年齡40~76歲,平均58.1歲。研究中男15例,女14例;年齡41~74歲,平均58.3歲。比較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進入手術室后都對外周靜脈開放,置入測壓置管,對患者進行采血測壓。給與咪達唑侖、維庫溴銨及蘇芬太尼進行麻醉誘導,并行氣管切管,做好各項生命體征的監測。將呼氣末的CO2的分壓控制在30~40 mmHg。置人中心靜脈導管后密切監測中心靜脈壓,建立常規的體外循環與心臟保護。
觀察組給與3 L/分的空氣和氧氣,吸人2%的七氟醚5分鐘,阻斷上下腔靜脈并停止呼吸機的使用,維持肺部靜態膨脹,降低空氣流量到0.6 L/min,氧氣流量到0.4 L/分,并持續七氟醚吸人。開放上下腔靜脈后,將呼吸機機械通氣再次啟動,同時停止七氟醚吸人。對照組的患者在手術期間持續維持靜態膨脹。
1.3 觀察指標對比
兩組患者的麻醉時間、手術時間、機械通氣時間、體外循環時間、平均住院時間、尿量、硝普鈉總量及多巴胺總量等各項指標。
2 結 果
分析兩組患者的麻醉時間、手術時間可見研究組中分別為(49.8±14.6)min,(142.4±21.2)min;對照組中分別為(35.5±9.9)min,(119.8±14.6)min;研究組都要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患者的機械通氣時間、體外循環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可見研究組中分別為(27.4±4.9)h,(59.2±17.1)min,(10.1±2.2)d;對照組中分別為(44.6±8.3)h,(81.5±19.7)min,(15.3±4.5)d;研究組的各組數據都要明顯的短于對照組,各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患者的尿量與硝普鈉總量可見研究組中分別為(1342.4±258.8)mL。
(15.1±7.2)mg;對照組中分別為(894.7±198.4)mL,(10.3±2.4)mg,可見研究組要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兩組患者多巴胺總量可見研究組中為(20.7±8.4)mg,對照組中為(28.4±12.2)mg,研究組要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患者的復跳率可見在研究組中為17.2%(5/29),在對照組中為62.1%(18/29),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目前為止,心臟外科手術的常用方法為體外循環,但是整個手術過程會對患者的心肌帶來損傷,很有可能對心臟發生不良事件,嚴重者會發生死亡[3]。有學者研究稱,在行體外循環下心臟手術過程中,使用吸入麻醉可以有效減輕由于心肌的灌注帶來心肌功能的損傷,有效的減少心肌的梗死面積,同時若心臟再灌注可以促進心臟收縮功能的恢復[4-5]。據報道,七氟醚可調節患者術中麻醉的程度,麻醉誘導過程效率高,對患者的肌肉松弛帶來正面的作用,同時對其呼吸道的刺激相對較小,而且患者在術后蘇醒需要的時間,重要的是,七氟醚的麻醉誘導目前為止并沒有發現有任何嚴重的不良反應發生,安全性性強[6-7]。七氟醚麻醉可以有效控制心肌細胞的死亡,降低鈣負荷,控制生成活性氧,可見手術中,患者給與七氟醚麻醉,優勢明顯[8]。
綜上所述,對體外循環下心臟手術患者采用七氟醚麻醉可以有效的保護心機功能,促進術后恢復,具有顯著的效果,應該得到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岑晴云,王 晟,余守章,等.七氟醚全憑吸入麻醉對體外循環下心臟瓣膜置換術患者心肌酶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3,29(6):535-537.
[2] 賀克強,王瑞婷,潘建輝,等.七氟醚后處理對心臟瓣膜置換術患者體外循環后肺功能的影響[J].中華麻醉學雜志,2013,33(8):975–979.
[3] XU J H,ZHANG T Z,PENG X F,et al.Effects of sevoflurane before cardiopulmonary bypass on cerebral oxygen balance and early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J].Neurological sciences,2013,4(12):2123-2129.
[4] HINZ J,MARTINMOLDER J,HANEKOP G,et al.Reduced sevoflurane loss during cardiopulmonary bypass when using a polymethylpentane versus a polypropylene oxygenator[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organs,2013,36(4):233-239.
[5] 于 健,單士強,王 琦,等.七氟醚預處理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心內直視手術的心肌保護作用[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4,35(9):1032-1036.
[6] 王韜甫,宋志冰,劉宿平,等.七氟醚對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患者心肺功能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6,16(21):4138-4141.
[7] 黃海金,陳世彪.七氟醚麻醉對體外循環下心臟手術患者的臨床價值分析[J].當代醫學,2015,21(32):54-55.
[8] 楊寶會,趙立明,曲向林,等.七氟醚在體外循環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中的心肌保護作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6):933.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