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依努爾·玉努斯
【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皮膚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0例作為本組研究對象,納入時間為,隨機將7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5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以此為基礎觀察組加強皮膚護理,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7.14%(34/35)明顯高于對照組滿意度77.14%(27/35),兩組組間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基礎護理的基礎上加強皮膚護理,可降低患者皮膚受到的損害,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老年患者;糖尿病;皮膚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9..02
老年患者由于自身機體處于衰退狀態,合并多種基礎性疾病,使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明顯降低,極易發生感染,鑒于此,做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皮膚護理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特選取我院就診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實施皮膚護理,護理滿意度較高,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7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納入本組,隨機將7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5例,對照組中男14例,女21例,年齡62~78歲,平均(72.28±2.68)歲,觀察組中男16例,女19例,年齡63~79歲,平均(74.36±2.41)歲,兩組一般資料數據差異無顯著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患者用藥指導、病房護理、健康宣教以及心理指導等常規護理措施;以對照組護理為基礎,觀察組實施皮膚護理,具體護理措施:①皮膚瘙癢護理:每日用溫水洗澡,1~2次/周,洗澡時用肥皂可使皮膚表層形成脂質膜,使水分蒸發減少;洗澡后用油類霜劑涂抹皮膚,達到潤滑皮膚的目的[1]。老年患者應穿著純棉制品內衣。針對泛發性瘙癢患者應服用異丙嗪、撲爾敏等抗組胺類藥物,局限性瘙癢應用止癢劑治療即可。②皮膚化膿感染護理:加強糖尿病治療的同時需及時發現皮損并給予有效治療,盡量將病損控制在萌芽狀態,預防癰發生,若出現癰時則需加大胰島素用量,必要時可將癰切開引流,清除癰內局部壞死組織,然后實施理療治療。③足部護理:足部護理的良好開展可預防糖尿病足,護理時應注意老年患者的足部皮膚色澤、溫度,測量足背動脈搏動情況,一旦老年患者出現糖尿病足時,護士需配合醫師完成換藥治療等護理工作[2]。
1.3 觀察指標
以問卷調查方式評估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總分100分,滿意>90分,一般在75~90分,不滿意<75分,總滿意度=(滿意例數+一般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0.0軟件對本組相關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其中計數資料應用(n,%)進行描述,檢驗方式為x2檢驗;組間數據比較P<0.05時,提示組間比較存在明顯統計學差異。
2 結 果
70例患者經精心護理后,患者的病情均出現不同程度好轉,對70例患者開展滿意度調查問卷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7.14%明顯高于對照組滿意度77.14%,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性慢性疾病,隨著病程增長,患者機體代謝功能也會發生較大變化,長期處于高血糖環境下,機體也易出現微循環病變及末梢循環病變,導致肢體感覺系統衰減,使得皮膚等器官出現缺血、缺氧等狀態,使得真菌與細菌快速繁殖,并發皮膚疾病,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期間開展良好的皮膚護理具有重要意義。護理人員開展護理服務時,不僅需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飲食控制、藥物指導等常規護理措施,使患者掌握正常的飲食、用藥、生活方法,而且也需做好皮膚保健工作,預防老年患者出現癰、皮膚化膿感染、糖尿病足等皮膚病,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皮膚護理后,患者的滿意度為97.14%明顯高于僅應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77.14%,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提示,皮膚護理可預防皮膚損害與感染,提高治療效果,顯著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綜上,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過程中加強皮膚護理,可預防皮膚損傷或感染等不良事件發生,使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顯著提高,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楊萬英,劉品梅,林佩霞.老年糖尿病患者皮膚病變的影響因素及護理體會[J].吉林醫學,2016(2):495-496.
[2] 李 娜.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皮膚護理要點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6(4):188-189.
[3] 李慶安,楊海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皮膚護理要點分析[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6(1):20.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