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芬 彭娜 王燕妮
【摘要】目的 對心血管內科重癥患者進行護理風險管理,分析其臨床改善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2月治療心血管內科重癥病患者80例,經隨機均分對照組及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一般指導,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護理。分析比較兩組護理臨床改善效果。結果 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有效性及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有顯著性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較低,組間具有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護理風險管理用于心血管內科重癥病人護理時有助于增強其生活質量,通過采用合理有效方式進行改善,給予護理管理干預能夠改善患者的臨床療效,可有效促進身體早日恢復,效果明顯。
【關鍵詞】心血管內科重癥;護理風險管理;價值;療效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9..02
心血管內科危重患者手術時程長、創傷性大、病情嚴重、管道多,造成護理工作難以順利進行,若護理工作落實不到位,極易致感染和發生并發癥,已成為臨床護理工作的重點解決問題,被受社會關注[1]。而護理作為臨床護理工作中的一項基礎服務,是醫院評價護理質量水平的重要參考指標。但目前因各種因素的影響,一般護理質量普遍存在較差,不容樂觀。切實做好護理風險管理工作,需從思想行動上予以重視,最大限度降低危重患者并發癥,提高護理水平。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2月收治80例心血管介入患者。40例患者平均年齡(57.3±6.3)歲。對照組40例,平均年齡(58.6±7)歲。納入條件為臨床特征符合診斷標準;心臟、肝臟和腎臟沒有嚴重程度。兩組經倫理委員會批準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所有患者,包括性別,年齡等一般數據進行了分析和比較。組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落實護理措施
對病情時刻的進行密切觀察,時刻注意患者需求并充分了解患者的需求,安排并落實當天的主要護理工作實施方案,提前預見護理措施,同時需要開展健康教育,大力提高整體護理水平。改善病人的生活狀況。如病人住院環境定時進行清潔及消毒保持潔凈衛生。依據病患的舒適程度進行調節病房溫度、濕度,定期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勤換洗被褥。在病房里多多擺放綠色植物營造氛圍及書籍,使心情保持愉悅;患者在生活中倍感能力較低,難免情緒波動較大,本身心理壓力較大,此種不良狀態持續下療效不佳甚加重病變。護理員需多次與患者建議指導、親切、和善順暢交流[2]。
1.2.2 嚴格管理制度,加強學習
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在藥品的認知不全面性中存在管理上的缺陷,對自身安全帶來隱患,相關的研究報道顯示護理員對藥物使用知識的大量缺乏及技能的不足,對不良事件的發生產生直接的關系[4]。臨床護士需加強鞏固對知識的學習,遵循客觀規律,實事求是。
1.2.3 交接班制度嚴格
護士長及值班2護士全部參加及時了解當天的情況,仔細詢問和檢查每個病人進度,護士都能及時認知當天工作任務及形式。
1.2.4 手術中護理管理
術前護理:在術前保持病房環境安靜,休息質量達最佳狀態;需及時調整心理,緩解患者緊張情緒;控制每天患者陪同及看護人數;首次患者手術對過程存在陌生及恐懼心理,怕存在風險或高昂費用,在患者術前護理員需對手術流程詳細講解并回答患者手術任何問題。控制手術室換氣頻率并盡量降低人員出入,最低細菌的密度;溫度過低降低人體自身免疫力下,為避免患者術后傷口感染,需控制手術室溫度。手術后,保證傷口部位清潔,術后前3天時刻關注切口恢復度,必要下及時進行傷口感染處理[3]。患者在術后躺在床時將床位可抬高,助于患者呼吸和引流運動若患者發生呼吸不規則需及時為患者行氣管切開或氣管插管,根據病情轉變并漸漸指導患者下床活動。
2 結 果
2.1 并發癥
根據表1的結果,對照組的并發癥狀發生率已高達37.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僅僅10%。與對照組比,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大大明顯降低。
2.2 患者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的總滿意率已達87.5%,與對照組比,組間有顯著性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有效性
從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在護理干預后有效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存在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護理后改善效果明顯,其護理工作可行性較高。見表3。
3 小 結
心血管內科危重病人臨床的主要表現包括突發劇烈且持續性疼痛及壓迫感。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并發率呈現大幅度上升趨勢,且具有起病急驟、進展快、病情險、預后難愈等特點,急性期病亡率很高[3]。因此,早期診斷及早治療是治療該病的關鍵。傳統上進行外科治療時因手術創傷性大、操作復雜、出血量大,對于高齡并患其他慢性病患在術后發生死亡的幾率較高,影響臨床療效、。因此,有必要加強心血管內科危重病人護理風險管理。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護理方法有效率及滿意度明顯提高。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降低。從結果可知護理中應用護理風
險管理作為心血管患者治療中的關鍵性環節。
參考文獻
[1] 梁小琴.心血管內科重癥患者的護理風險管理探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15):97.
[2] 王春鳳,護理風險管理在心血管內科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6(2):150-151.
[3] 黃吉鳳,張 藝,代 芬.護理風險管理在心血管內科住院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循環雜志,2017,32(s1):367-369.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