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艷 高倩倩
【摘要】目的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后臟器損傷的原因分析及護理。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39例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患者作為對象,設為對照組,對其資料做回顧性分析,了解臟器損傷的原因,并擬定護理措施。再選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9例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患者作為對象,設為觀察組,應用相關護理措施進行護理。對比兩組臟器損傷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臟器損傷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后臟器損傷的原因較多,給予有效護理能夠降低臟器損傷的發生率,應在后續工作中加以推廣。
【關鍵詞】體外受精;取卵穿刺;臟器損傷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9..02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是現代醫療技術發展催生的新技術,可以實現體外受孕。該項工作需要首先進行取卵,在取卵穿刺的過程中,可能導致患者出現臟器損傷的情況。研究指出分析臟器損傷的原因并給予有效護理,可以優化對應工作,降低患者臟器損傷的發生率。我院針對相關內容進行了調查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39例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患者作為對象,設為對照組,再選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9例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患者作為對象,設為觀察組。對照組39例患者均為女性,年齡28~37歲,平均(35.2±1.1)歲。對照組39例患者均為女性,年齡29~38歲,平均(35.3±1.0)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1)所有患者均滿足取卵穿刺的一般標準。(2)所有患者知情自愿參與調查,簽署知情同意書。(3)排除患有重大疾病以及中途退出的患者。
1.3 統計學方法
調查對照組患者資料做回顧性分析,了解患者臟器損傷的發生率和發生原因,并根據結果擬定護理措施。將護理措施應用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中,再分析患者組患者臟器損傷的發生率,進行兩組間的對比。本次調查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2檢驗計數資料,采用SPSS 21.0進行數據的分析和處理。
1.4 觀察指標
本次調查主要了解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后臟器損傷的原因,并對比觀察組和對照組的臟器損傷發生率。
2 結 果
通過對比發現觀察組患者臟器損傷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現代醫學的發展使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和應用,在穿刺取卵的過程中,可能對患者的器官造成損傷,包括子宮、輸卵管及卵巢等。在此前的研究中,部分患者也可能出現其他臟器受傷的情況,但一般比較少見。對患者臟器受傷的原因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患者盆腔內臟器解剖位置變異、穿刺針受力后彎曲導致方向變化、盆腹腔嚴重粘連、技術操作不熟練是導致臟器受傷的四個主要原因。如患者曾患慢性炎癥,可能導致盆腔內器官、臟器位置改善,卵巢于子宮粘連,在進行穿刺取卵時易發生子宮或膀胱受傷、出血的情況
我院針對上述問題,擬定護理措施包括多個方面,要求患者術前適當減少水和含水食物的攝入,排空膀胱和腸管,對于存在特殊情況、排尿頻繁的患者,需留置導尿管。如果手術時間較長,也應留置導尿管[1]。如果患者膀胱等器官存在病變情況,應給予針對性處理,使其處于空虛狀態。當患者出現出血情況、急腹癥癥狀,應暫停穿刺取卵,轉行止血手術,應用無菌紗布等幫助患者控制出血,并分析臟器損傷情況,作后續手術安排[2]。術中還應隨時觀察患者生命體征,了解患者身體基本狀態,對患者的尿液進行觀察,了解顏色是否存在異常,作為分析臟器是否損傷的參考。結果上看,在應用了上述護理措施的情況下,患者的臟器損傷情況得到了有效控制,發生率為5.12%,優于對照組的23.08%。
綜上所述,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后臟器損傷的原因較多,給予有效護理能夠降低臟器損傷的發生率,應在后續工作中加以推廣。
參考文獻
[1] 蔡少彥,鄭良杰,郭春明,等.不同劑量舒芬太尼復合丙泊酚用于超聲引導下經陰道穿刺取卵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廣東醫學,2018,39(02):296-298.
[2] 徐鴻毅,羅清炳,張昌軍,等.經陰道穿刺取卵(OPU)術中卵泡沖洗次數與卵母細胞回收情況的分析[J].生殖與避孕,2015,35(08):575-578.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