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冬
【摘要】目的 對優質護理在腦血栓患者護理中的效果進行評價分析。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受治療的腦血栓患者80例,隨機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式,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之上采用優質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經護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評分(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結果 試驗組患者在日常生活評分上要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且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優質護理在腦血栓患者的護理之中效果顯著,能夠極大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于臨床中進行推廣。
【關鍵詞】優質護理;腦血栓;評估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9..0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受治療的腦血栓患者80例,隨機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48~69歲,平均(54.43±2.37)歲,接受護理前,該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評分(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為(34.27±1.17)分。試驗組中男20例,女20例,年齡47~66歲,平均(55.81±2.21)歲,接受護理前,該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評分為(33.97±1.24)分。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以及日常生活評分差異不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式,即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觀察、調節患者心態、進行基礎的康復鍛煉等等,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之上采取優質護理,其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是環境護理,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保持病房內的溫度與濕度均處于一個適宜的狀態,并根據時間對病房內的光線進行調整,定時對病房進行打掃清理,保持病房始終處于干凈整潔的狀態,同時可在病房內放置一些花草盆栽,優化病房環境,并增強病房的活力。護理人員還需密切關注患者對于外界活動的情緒反應,一旦患者出現負面情緒,應當立即加強對于病房周圍的巡視管理,確?;颊卟粫ν饨绲幕顒赢a生較為嚴重的負面情緒,始終保持在一個輕松愉悅的狀態。
其次是心理護理,部分患者會因為疾病所擾,導致負面情緒逐漸滋生,嚴重情況下,甚至會出現患者抗拒治療的情況?;诖?,醫護人員應當以溫和、誠摯的態度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在心理上的需求,給予患者安慰與鼓勵,增強其對抗疾病的信心,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從而構建一個和諧醫患關系。
最后是康復護理,根據患者病情的不同,采取互通的康復護理措施,諸如語言訓練、肢體鍛煉等等。康復護理的工作需要視患者的接受程度而定,總體上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評分進行比較分析,評分越高,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強,護理的效果更佳。
1.4 統計學方法
實驗數據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平均差(x±s)表示,利用t對數據進行檢驗,計數資料則用x2進行比較,當P<0.05時,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見表1)
3 討 論
腦血栓是腦梗死的一種常見類型,患有該病的患者往往會出現言語不清、肢體癱瘓等病癥,如不能進行及時的救治與合理的護理,那么可能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優質護理是人文精神于護理工作中的重要體現,也是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所極力推廣的一種護理模式,對常規護理的基本方法、護理流程均進行有效的改善與優化。優質護理具有全方位、人性化、個人化等較為顯著的優點。能夠從環境、心理、生活、康復等多個方面對患者進行細致的護理,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促進患者康復的進度。
從本次實驗結果來看,兩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前,日常生活平均無顯著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由護理后,試驗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評分已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優質護理在腦血栓患者的患者工作之中具有較為顯著的效果,能夠提高患者的護理體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于臨床中推廣。
參考文獻
[1] 曾 媛,韋海清.老年腦血栓患者的心理狀況及護理干預方法分析[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7(02):68-69.
[2] 陳秀芳.急性腦血栓早期康復護理對降低腦血栓患者致殘率的作用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11):73+76.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