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愛萍 趙金河
【摘要】目的 探究冠心病患者實施調脂治療的價值與血管內皮功能檢測分析。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心內科確診為冠心病的68例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用調脂藥物辛伐他汀治療。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甘油三酯、LDL-C、平均動脈壓等臨床指標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內皮依賴性血管舒張功能、非內皮依賴性血管舒張功能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冠心病患者實施調脂治療效果良好。
【關鍵詞】冠心病;實施調脂治療;血管內皮功能檢測分析
【中圖分類號】R5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9..02
冠心病患者常會出現血脂代謝紊亂,調節血脂可以有效的改善冠心病患者臨床癥狀,內皮功能失調會引發冠心病,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礎,為探究冠心病患者實施調脂治療的價值與血管內皮功能檢測分析,本文總結68例患者的臨床研究;現報告如下[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心內科確診為冠心病的68例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齡50~72歲,平均(62.59±5.08)歲,體重指數17.24~24.39 kg/m2,平均體重指數(21.62±1.81)kg/m2;對照組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齡51~71歲,平均(61.12±5.03)歲,體重指數17.36~24.48kg/m2,平均體重指數(21.75±1.79)kg/m2,兩組患者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經臨床診斷為確診冠心病者;無精神疾病或認知障礙,可積極配合調查者;家屬簽署入組同意書者;排除標準:身體虛弱,生命體征不穩定者;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合并惡性腫瘤者[2]。
1.3 方法
1.3.1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硝酸酯類、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藥物進行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用調脂藥物辛伐他汀治療。所有患者入院后取清晨血進行血脂等指標的測定,并使用HP影像之星彩超儀進行內皮依賴性血管舒張功能檢查,給予患者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彩超測定前后肱動脈直徑變化,內皮依賴性血管舒張功能為反應性充血后內徑變化,非內皮依賴性血管舒張功能為硝酸甘油介導的內徑變化。
1.3.2 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
觀察患者的臨床指標和血管內皮功能指標[3]。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采集的數據采用SPSS 22.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行x2檢驗,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患者臨床指標情況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甘油三酯、LDL-C、平均動脈壓等臨床指標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患者血管內皮功能指標情況
觀察組患者內皮依賴性血管舒張功能、非內皮依賴性血管舒張功能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血管內皮功能與冠心病有很強的內在聯系,血管內皮功能功能受損時,內皮細胞活性降低,會導致血管痙攣、收縮,形成血栓,造成動脈粥樣硬化。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調脂治療的觀察組患者在甘油三酯、LDL-C、平均動脈壓等臨床指標上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內皮依賴性血管舒張功能、非內皮依賴性血管舒張功能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增加調脂治療可以快速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治療效果良好,同時也改善了血管內皮功能,對防治冠心病有很好的作用。綜上所述,冠心病患者實施調脂治療效果良好,推薦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 雯,郭 進,郭文東.調脂治療對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04,07(02):19-22.
[2] 柳萬千,殷錫虎,敖 欽,何華斌.丹紅注射液配合調脂治療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上海醫藥.2014,35(21):42-45.
[3] 申 娟.強化調脂治療對冠心病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中國鄉村醫藥雜志.2004,11(03):13.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