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威 李亞
8月8-10日,《公關世界》雜志社、湖州市公共關系協會到內蒙古自治區公共關系協會、三主糧集團、三修書院考察調研,三方召開座談會,共同探討公共關系的發展問題,并就如何進一步加強合作進行了溝通交流。
參加此次座談會的人員有內蒙古自治區公共關系協會會長孫治,內蒙古自治區公共關系協會秘書長郝雄宇,內蒙古自治區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三主糧集團燕麥研究院院長向世輝,執行總裁郝麒麟,三主糧集團平臺事業部總裁戴建民,大客戶事業部總裁王曉玲,董事會秘書龐越華,財務管理系統總裁唐海東,市場運營系統總裁宿永強,湖州市公共關系協會會長馬紅寶,湖州市公共關系協會常務副會長羅景華,副會長黃春安,秘書長朱林錢,副秘書長宋武駿,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楊軍梅,常務理事戴慧娟,《公關世界》雜志社執行總編輯路世鵬,《公關世界》記者部主任李亞等。
湖州市公共關系協會會長馬紅寶在座談會中講道,此次來到內蒙古考察學習交流,受益匪淺。三主糧集團借助內蒙古公共關系協會的平臺,把產業與文化結合起來,是非常創新的發展思路。隨后,馬紅寶向大家介紹了湖州市公共關系協會的一些基本情況。湖州市公共關系協會成立于2003年,協會成立以來,積極促進機關、企業和人民群眾之間的相互理解,對推進和諧社會建設,推進湖州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馬紅寶指出,今后要進一步把服務政府、服務企業、服務社會與服務會員結合起來,依靠市民監督團、公共交通乘客委員會、新湖州人教育實踐基地三個平臺,更好地發揮協會在推動湖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公關世界》執行總編輯路世鵬首先介紹了《公關世界》雜志的一些基本情況,提出希望與內蒙古公共關系協會、三主糧集團締結深厚的友誼,加強互訪與深度交往;《公關世界》品牌戰略委員會希望能把最活躍的公關組織負責人、最優秀的公關專家、最有潛力的企業品牌整合在一起,走“分享合作、互利多贏、共同發展”的道路,通過公關策劃、組織活動、塑造品牌,為政府與企業服務。同時,發展與強大自身,在產生社會效益的同時,產生經濟效益,為公共關系事業的發展作貢獻。
內蒙古自治區公共關系協會會長孫治在發言中說道,在三主糧集團的建設過程中,一直在思考如何實現實體經濟向互聯網經濟的轉型,互聯網能把政府、社會團體、企業協同起來;整個企業的轉型將來要以客戶為中心,提高企業的附加值,將產品升級,保證產品的可持續發展;公共關系協會應該幫助企業圍繞公共關系與社會責任,塑造品牌形象,更好地發揮企業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內蒙古自治區公共關系協會秘書長郝雄宇向大家介紹了協會的一些基本情況。協會于1988年在呼和浩特市成立,至今已有30年的歷史,是全國成立較早的省級協會,更是全國少數民族地區成立最早的一家公關組織。在協會的帶動與影響下,新疆、寧夏、廣西、西藏等少數民族地區也先后建立了公關協會,成為中國公關事業上的一大亮點。在新時代、新風貌、新征程的大潮中,協會要做好政府與民間的橋梁與助手,跨界運營,與國內各公關組織建立常態化交流協作,互利互惠,實現多邊共贏。
湖州市公共關系協會常務副會長羅景華表示,大家要共同探索公共關系的發展,新的時期下,公共關系也應該有所創新,地方公關組織如何有效地開展工作,是大家應該考慮的問題;要推進工作間的交流,公關協會之間要經常地溝通工作方法、模式、經驗;要升華合作:整合資源、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在內蒙古自治區公共關系協會會長孫治、三主糧集團平臺事業部總裁戴建民、大客戶事業部總裁王曉玲的陪同下,《公關世界》雜志社、湖州市公共關系協會一行考察參觀了三主糧燕麥園區、三修書院。
三主糧集團股份公司創立于2007年,是內蒙古自治區公共關系協會會長單位,專注于中國裸燕麥的種源繁育、推廣種植、生產加工、銷售服務及精深研發。集團總部位于呼和浩特市,是中國最大的全產業鏈綜合性集團化企業。三主糧燕麥園區是集科研、生產、倉儲、物流、觀光于一體的大型現代化高科技農業園區。園區占地面積183000平米,約275畝,規劃總建筑面積11.46萬平方米。目前為國內規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燕麥生產加工基地。
“三修書院”占地面積4500平方米、建筑面積3200平方米,始建于2006年5月,于2006年12月26日——毛澤東誕辰紀念日這天正式對外開放,是一家民辦的以學習與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為宗旨,兼具文化講堂功能的文化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