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玉林
領導激發下屬工作熱情,既是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的利器,也是一門領導藝術。領導只有在生活細節上真誠關心下屬,建立科學的物質利益激勵體系,能容忍下屬過失,發揮好軟權力的作用,才能有效激勵下屬。
一個善于用人的領導,往往會在生活細節上關心下屬,獲得下屬的信任和感激,從而構筑起領導和下屬之間的“連心橋”。
《紅樓夢》中的王熙鳳深明這個道理,為了讓下屬能夠全心全意地為自己效勞,她在日常生活中分外注重對下屬的感情投資,其對襲人分外關心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有一天,襲人的哥哥特地趕往榮國府,給襲人捎口信:母親病危,很想見她一面。王熙鳳得知此事以后,立馬喊來下人去告知襲人,并特許她速速帶上些錢物,與平日交往甚密的幾個榮國府丫鬟一同前往家中看望母親。臨行前,又解下了身上的錦繡貂皮大衣賞賜給襲人,此舉令襲人不勝感激。緊接著,又再三叮囑襲人在家中細心照料好母親,不用擔心榮國府的有關事務。
對位高權重的王熙鳳而言,襲人的母親身患重病,需要襲人照顧和料理有關事宜,可謂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生活瑣事。但王熙鳳抓住這一生活細節大做文章,又是送包裹行囊,又是幾番叮囑,不僅令襲人感激涕零,而且對其他下屬也起到了很好的榜樣和示范作用。
這里,王熙鳳是通過真情來贏得下屬的忠誠。在領導科學領域,這種領導方式被稱為“情治”。關于“情治”的概念,孔子早已闡明過,而他所言的“德治”,也體現于“情”。換言之,“情治”,就是“由情及理”的領導方式,通過真情來感召、感化下屬。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情”是“理”的手段,“理”是“情”的根本。我們提倡對下屬實施“情治”,并不主張拿“情”來干擾“理”的執行。既不是否認制度的重要性,更不是要破壞制度。制度是實施“情治”的參考標準和堅實基礎,在單位制度許可范圍內的“情治”才具有實際意義。
因此,單位領導如果想要讓下屬與自己同心協力,就要在具體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細心觀察并了解下屬,從真誠關心下屬出發,搭建同心協力的“連心橋”。
一般而言,能夠很好地激勵下屬不斷努力工作的手段,除領導必要的感情投資以外,就是下屬的勞動收益及其發展空間與機會。具體來講,工資增加與職位升遷等實質性的東西常常是下屬關注的焦點,也是促使其努力工作的原動力,有效利用這些手段能很好地激發下屬的拼搏精神。建立健全一套科學合理的收入分配與獎勵制度,也會改善下屬的工作態度、工作行為。因此,領導只有借力而行,大膽讓下屬去工作,并為其搭建發揮才干的舞臺,給其提供能夠充分實現自我價值的空間和更多職位升遷的機會,并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工資與獎金制度,強化激勵措施與手段的有效性,完善科學有效的物質利益激勵體系,形成單位內榮辱與共、休戚相關的利益共同體,才能更好地調動下屬的工作熱情。
領導要善于處理下屬間的利益關系,須從“利益”“眾樂”“和諧”三個層級加以綜合考量。領導對下屬進行激勵時,物質利益與職位晉升固然始終占有很大比重,但如果一味強調這一點,就很容易誤導下屬,人為地制造一些內部矛盾,致使內耗頻生、團隊潰散、殘局難收。一方面,領導要對下屬的利益觀進行潛移默化的正確引導;另一方面,領導還必須預先考慮到,某些下屬獲得利益時會不會給其他下屬帶來不快。因此,領導為下屬分配利益時應事先考慮“樂與不樂”的問題。能夠給大多數下屬帶來快樂,稱之為“眾樂”;能夠給少數下屬帶來快樂,稱之為“寡樂”;只能夠給一個下屬帶來快樂,稱之為“獨樂”。在實踐中,為了有效地避免下屬的“寡樂”與“獨樂”,領導還必須考慮到和諧的問題。“眾樂”才能夠使單位和諧。當然,“眾樂”不是要推行平均主義,更不代表“齊頭并進式的虛假平等”,而是追求“立足點的真平等”,以免產生“寡樂”和“獨樂”,進而引起單位內部不和,即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這里的“均”,指的是“真平等”)的慨嘆和怨恨,致使單位內耗頻生、成員不能和諧相處。
毋庸置疑,一個領導在單位內部行使管理權時,需要有特定的力量作為保障和支撐。這種力量往往有很多種表現形式,但概括起來說,就是“硬權力”和“軟權力”兩種。
職權主義者把權力問題看得很重,過分地依賴職權去領導下屬,雖然也能夠發揮作用,但畢竟是迫于強制與威懾之力。這種沒有真正調動下屬內心世界情感的領導行為,時常會激起下屬的不滿甚至反感,很容易產生負面效應。這種領導被稱為“硬領導”,其行使的權力是“硬權力”。
注重自身的德行、修養、才干等,相信且依靠下屬,并以此來贏得下屬充分信服、佩服、折服與順服的領導,被稱為“軟領導”,其使用的領導權力是“軟權力”。實際領導工作中,我們也會發現,一個頗具影響力的領導總會贏得下屬的擁戴,而這些領導有一個共同特點:擁有從其內在實力與人格中自然滲透出來的力量。這就是“軟權力”,是現代領導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從領導效果上來看,“軟領導”和“軟權力”比“硬領導”和“硬權力”更加有效。所以,領導在對下屬實施具體管理時,應盡可能多用“軟權力”來進行管理,少用或慎用“硬權力”。當然,領導行使“軟權力”,并非排斥制度,或者拿“情”與“理”來干擾或破壞制度的執行,只不過是運用“由情及理”的領導方式。
領導發揮好自己的“軟權力”,著重體現在能夠適當容忍下屬過失方面。一個優秀的領導總會以豁達的胸懷來對待下屬,尤其是能夠容忍下屬的過失。容忍,本身就是一種恩惠,它既是感情上的投資,也是一種姿態。對于下屬過失糾纏不休的領導,自然很難贏得下屬的擁戴,而一個能夠理解并寬容下屬的領導,總會讓人感到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