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梁市離石區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游福海
黨員就應擔當,干部就應干事,這 是黨的優良傳統,也是黨先進性的重要體現。在持續反腐的高壓態勢和全面從嚴治黨的形勢下,一些干部因擔心萬一工作不當而可能違規違紀,產生了得過且過、“不干事就沒事”的心理;一些干部因怕工作不被認可產生了思想顧慮,缺乏工作動力;一些干部因怕追責問責便“推拖等靠”,裹足不前、畏首畏尾。各級紀委監察機關作為黨內監督的專責機關,不僅要忠誠履職,強化監督執紀問責,而且要注重正面激勵引導,建立容錯機制,營造干事環境,為擔當干事者擔當負責、“保駕護航”,不讓流汗流血者再流淚,不讓改革發展的“領頭羊”變成無心失誤的“替罪羊”。
做事就可能有“不是”、有失誤。針對干部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紀檢監察機關要嚴格按照“三個區分開來”的要求區別對待,客觀公正地看待改革中出現的失誤和錯誤,避免形式主義和“一刀切”。
容錯要建長效機制,不容也要有硬杠杠。針對干部在工作中的“錯誤”和“失誤”,要劃定“可以容”的范圍,明確“可以糾”的情形,設立“可以免”的標準,更好地激勵干部改革創新擔當作為。要通過“六看五區分”來劃清可容的“邊線”和堅決不容的“紅線”,區分“錯”與“罪”,構建支持改革、鼓勵創新、寬容失誤的長效機制。“六看”即:一看動機,出發點是因公還是因私,是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為了推動事業發展,還是出于私心,為個人、他人或少數人牟取不正當利益;二看程序,過程是否經過科學民主決策,是否經過規定的決策程序或特殊情況下事后及時履行報告程序,是否經過調研論證和風險評估,還是個人專斷、一意孤行的;三看原因,明辨“無心”還是“有意”,是由于客觀條件不可避免的或不可預見造成的錯誤,還是主觀方面的因素,故意而為,明知故犯;四看依據,是否符合國家改革方向,是否有法律明令禁止,這方面應遵循法無禁止即可為的原則,只要黨章黨規、法律法規沒有明令禁止的均可;五看態度,即對待事情的態度是正確積極的,還是被動消極的,是積極主動挽回損失、消除不良影響,還是坐視不管、任其發展;六看后果,看最終的結果有沒有造成惡劣影響、不可挽回的損失等。“五區分”就是通過“六看”把干部在工作實踐中的“失職”與“失誤”、“因公”與“因私”、“主觀”與“客觀”、“過去”與“現在”、“探索創新”與“盲目亂來”區分開來,既讓想干事、愿作為的干部打消顧慮、扔掉“包袱”、輕裝上陣,又讓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者受到懲戒。同時堅持有所“容”有所“不容”,對“重大安全責任事故”、打著改革創新的旗號搞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以及在扶貧領域徇私舞弊、貪污受賄、假公濟私等行為的堅決“零容忍”。
保障干部正常福利,注重解決實際問題。紀檢監察機關不僅要嚴肅查處濫發補助、鋪張浪費等“四風”問題,而且要對干部職工正常福利待遇的發放情況也要進行督促檢查,確保基層干部的工資、津貼補貼等待遇落實到位。對于上級沒有明確規范標準的,要從實際出發明確規范、設立標準,最大限度地保障干部的正常福利待遇。比如:在公車改革后,機關公務員和事業人員到基層調研就有明顯區別,公務員有公車補貼,而事業人員沒有,明顯影響事業人員的積極性。針對這一問題,離石區從實際出發出臺了《關于明確區直機關及鄉鎮、街道機關工作人員下鄉伙食、車輛補助標準的通知》,不僅解決了公務員和事業人員下鄉交通補助區別的問題,而且設立統一標準解決了下鄉人員伙食補助問題。鄉鎮工作條件艱苦、環境較差,離石區按照上級《關于完善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鄉鎮工作補貼制度的通知》精神,及時加發了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鄉鎮工作補貼,從而調動了鄉鎮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倡導共產黨人價值觀,營造風清氣正干事環境。好環境,來自于風清氣正。清風撲面,干部才能丟掉包袱、輕裝上陣;正氣充盈,干部才能鼓足信心、大膽闖試。紀檢監察機關要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各項要求,把握“樹木”與“森林”的關系,努力當好“護林員”,讓講規矩守紀律成為黨員干部的高度自覺、干事創業成為黨員干部的自覺追求。要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大力倡導和弘揚共產黨人價值觀,引導黨員干部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永葆奮斗精神和進取之志。大力培育選樹、宣傳褒獎改革創新、攻堅克難的先進人物和事跡,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激勵、示范和導向作用,讓擔當作為者更有尊嚴、更有地位,努力在全社會形成崇尚創新、擔當干事的濃厚氛圍,凝聚起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強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