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 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確定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將全面從嚴治黨放在了關系國家民族興衰存亡的高度,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傷、壯士斷腕的勇氣,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打“虎”、拍“蠅”、獵“狐”,全面出擊,成效顯著,政治生態明顯好轉,黨的凝聚力明顯增強,反腐敗斗爭形勢已由當初的嚴峻復雜,發展到現在的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要鞏固和拓展已有的反腐敗斗爭成果,形成由不敢腐、不能腐到不想腐的局面,除了密集出臺一系列黨規黨紀、健全完善相關機制外,實現監督的全覆蓋是最行之有效的辦法之一。反腐敗斗爭的實踐證明,越是腐敗嚴重的地方就越是監督薄弱的地方。向同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紀檢監察機構,實現監督監察全覆蓋,正是實現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戰略部暑。作為一名派駐紀檢監察干部,我認為,更好的發揮職能作用,必須加強派駐機構的制度建設。
為更好的發揮派駐機構“探頭”“哨兵”的“反腐利劍”的作用,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一定要以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制度建設。
一是加大培訓投入,加強能力素質建設。要進一步強化各類業務培訓,提升紀檢監察業務技能,解決檢察機關部分職能劃轉帶來的階段性業務銜接問題,要有計劃、有步驟地抽調或選派人員參與各類案件的查辦工作,通過實戰練兵,拓展視野,積累經驗。
二是完善選人用人機制和獎懲激勵機制,確保派駐機構的動力和活力。“正確的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要真正把那些任勞任怨、廉潔奉公、敢于擔當、恪盡守職的干部選拔出來,提拔上去;要把平庸無能、拈輕怕重、不敢擔當、不講黨性混日子的干部撤離重要崗位,甚至清出紀檢監察隊伍;讓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成為常態。
三是完善監督管理機制。樹立監督者也必須接受監督的理念,自覺接受監督。對此,除加強黨性修養和理想信念教育外,在日常業務工作中可執行以下三項制度。防止“燈下黑”問題:一是交叉初核制度。本組監督領域內的問題線索,可經派出機關授權后進行談話函詢,若需進行案件初步核實,則必須由派出機關另外指定機關某室或某紀檢監察組執行,該組全力協助配合,這樣做既可以避免派駐組因長駐一地產生的利益或人情交集而影響案件查辦質量,又可避免因缺少配合協助造成的查案困難。二是派駐組長定期輪崗制度。這項制度實行的目的,一方面使人才培養制度化,有利于干部成長鍛煉,另一方面避免派駐組長駐在一地時間過長可能產生的人情交集甚至利益交換,影響監督責任的落實。三是實行派駐機構交叉監督檢查制度。此制度有些類似交叉巡察,每年由各級紀委監委組織開展各派駐組之間的交叉監督檢查,檢查范圍涉及方方面面,對檢查中發現的、對該發現未發現,該報告未報告以及監督職責范圍內的其他問題,及時上報紀委監委處置。樹立監督就是厚愛,信任不能代替監督的理念,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提醒早處置,對違規違紀問題及時予以查處,以免小錯釀成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