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奮(生卒年不詳),字君魚,扶風郡茂陵縣(今陜西興平)人。曾任議曹掾、武都郡郡丞等職。
原文:
建武五年,河西大將軍竇融請奮署議曹掾,守姑臧長。八年,賜爵關內侯。時天下擾亂,惟河西獨安,而姑臧稱為富邑,通貨羌胡,市日四合,每居縣者,不盈數月輒致豐積。奮在職四年,財產無所增。事母孝謹,雖為儉約,奉養極求珍膳。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時天下未定,士多不修節操,而奮力行清潔,為眾人所笑,或以為身處脂膏,不能以自潤,徒益苦辛耳。奮既立節,治貴仁平,太守梁統深相敬待,不以官屬禮之,常迎于大門,引入見母。
隴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財貨連轂,彌竟川澤。惟奮無資,單車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謂曰:“孔君清廉仁賢,舉縣蒙恩,如何今去,不共報德!”遂相賦斂牛、馬、器物千萬以上,追送數百里。奮謝之而已,一無所受。既至京師,除武都郡丞。
——《后漢書·卷三十一·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列傳第二十一》
譯文:
建武五年,河西大將軍竇融邀請孔奮代理議曹掾,并擔任姑臧長。建武八年,封他為關內侯。當時天下動蕩不安,只有河西地區比較安定,姑臧被人們稱為富縣。可以與羌胡進行貿易,每天有四次集市。姑臧的每一任縣官,上任沒多久便都富裕起來。任職四年,孔奮的財產卻一點沒有增加。他對母親非常孝順,雖然自己生活儉樸,卻經常以美食孝敬母親。妻子兒女卻只吃普通飯菜。當時天下尚未安定,士大夫都不修節操,而孔奮卻以清廉行事。被眾人所嘲笑,有人說他身處富縣,卻沒能使自己富裕起來,純屬自討苦吃??讑^十分注重節操,施政以輕徭薄賦、仁義平和為本,太守梁統對他十分敬重,不以官員的禮節相待,經常親自到大門口迎接,將其介紹給自己的母親。
平定隴西和蜀地后,河西地區的太守和縣令都被征召入京,官員的財物塞滿了車。只有孔奮沒有錢財,坐著一輛空車上路了。姑臧的百姓們都說:“孔奮清廉仁義,全縣都蒙受他的恩惠,他離去后,我們拿什么報答他的恩德呢?”于是全縣百姓湊集了成千上萬的牛馬器物,追了數百里送給孔奮。他拜謝之后,什么都沒有拿??讑^到達京城后,被任命為武都郡丞。
啟 示
孔奮身處膏腴,卻嚴不自潤。身處富裕之縣任職四年,財產無所增,如此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深受姑臧縣人民愛戴,被征召入京時,百姓自發百里相送,足見孔奮的官品與官魂。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身處官場,手握重權,如孔奮者可謂鳳毛麟角。當下,高精尖人才“孔雀東南飛”,公務員考試“千人爭一崗”的現象時有發生,可偏遠山區的職位卻無人問津。明眼人打眼一瞧就知道,這看中的都是職位背后的利益?;诖藙訖C,如何能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呢?到頭來,大都為“孔方兄”所服務了。令人遺憾的是,不少曾經清廉的好干部,抵擋不住糖衣炮彈的攻擊,身處膏腴,競相自肥,最終坑了國家,害了自己,帶壞了隊伍,敗壞了社會風氣。有鑒于此,為官用權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要潔身自好,做一個有高尚品德的人,不要將自己手中的權力淪為謀取私利的工具,否則,權力會如同“脫韁的野馬”,肆無忌憚,為所欲為,最終必將受到黨紀、法律的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