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市委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相統一,舉全市之力,打好打贏村集體增收入、農民增收益,到2020年年底全部消除薄弱村的“雙增一消”攻堅戰。今年,全市黨建強和發展強的“雙強型”示范村達到361個;村黨支部規范化建設標兵109個;村級集體經濟“空殼村”薄弱村減少217個,占27%;年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增加到393個,占35%,邁出了推動鄉村振興堅實的一步。
強化項目帶動,筑牢強村富民組織堡壘。市委牢牢抓住組織力提升這個“牛鼻子”,創新實施黨建項目帶動工程。一是書記引領項目化,讓黨建責任更實。市、縣、鄉三級黨組織書記把村級黨建作為體現主責主職主業的“打樣項目”,做到黨日活動、協調服務、化解矛盾、引落項目、培植典型“五到村”,將責任書從紙上落實到“工地上”,防止責任“掛空擋”和“夾生飯”。去年,三級書記“責任田”里的350多個黨建項目如期完成,112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實現轉化升級。二是激勵保障項目化,讓黨建動力更強。堅持真金白銀加大投入,把村干部年人均報酬提高到1.5萬元。表彰樹立了100名既有擔當寬肩膀、又有成事真本領的村書記典型。2100多名“有兩把刷子”的黨員進入了“雛燕儲備”工程人才庫。全市每年拿出300萬元基層黨建基金,一年一個重點來解決薄弱環節。全部達到省定標準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文化廣場從“有陣地”向“優陣地”轉變,建立“六有”新時代農民講習所843家。三是品牌創新項目化,讓黨建質量更高。“黨建+志愿”、服務在一線、黨建指導員“六大員”等十大黨建品牌項目的“火炬”“種子”“磁場”效應凸顯。北鎮市東門外村東躍車隊“紅色火車頭”牽引56家“企業動車組”的黨建聯合體品牌,形成了既增“人數”又得“人心”的有機統一。全市設立農民黨員先鋒崗4200多個,黨員責任區和先鋒項目2100多個,黨的組織和工作在1133個村實現全領域、全要素、全功能有效覆蓋。
強化靶向施策,破解強村富民主要問題。市委聚焦全局性、緊要性、前瞻性的問題,落細節點,精準攻堅,出臺了利用土地確權成果、盤活“三資”、推廣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等12條“含金量”較高的政策精準“滴灌”。一是解決“空殼村”干部包扶不力問題。對無資源、無資產、無渠道的“空殼村”,堅持以“硬標準”用“硬人”啃“硬骨頭”,精選549名機關干部進駐,將“面貌”與“官帽”掛鉤,把實干的導向、實績的標桿立起來,全市有37名第一書記因表現突出得到提拔重用。義縣七里河村駐村干部創辦花卉產業示范園區,集體經濟由“空心”變“實心”,去年增收15.2萬元。二是解決“薄弱村”造血功能不強問題。對區位偏僻、資源有限、潛力難挖的薄弱村,率先進行土地確權。預計今年年底,全市可擴增集體土地28萬畝,平均每村增加200多畝、增收約6萬元。過去入不敷出的黑山縣五臺子村如今形成產業矩陣,村集體年增收120萬元。三是解決“摘帽村”發展后勁不足問題。對增收乏力、原地打轉、出現返困風險的“摘帽村”,由市縣黨政機關和有幫扶能力的企業“六聯”,即組織聯建、活動聯辦、信息聯通、服務聯手、難題聯解、發展聯動,實行服務資源打捆和開設項目“直通車”,將其扶上馬、送一程。古塔區侯屯村曾經連日常運轉都舉步維艱,在有關部門點對點幫助下,建成100畝大型公益項目,村集體收入達到430萬元。四是解決“試點村”整體效益不高問題。針對“抱回來的大母雞下蛋少”的現象,建立縣、市項目庫,逐級申報、競爭立項、實地勘驗、綜合打分,實行村黨組織和帶頭人不過硬的“一票否決”,確保省級扶持的53個村集體經濟項目真正落地落實,全面發揮了示范作用。
強化發展共享,開創強村富民雙贏局面。去年以來,錦州村級集體經濟總體呈現出路子由窄變寬、個頭由低變高、實力由弱變強、格局由小變大、坐標由近變遠的“五變”局面。一是進一步夯實了黨在基層的執政根基。重點體現在攻下一批項目,解決一批問題,辦成一批大事。去年,基層黨組織與基層金融機構“雙基聯動”,為103個村解決項目資金2億多元,新增農村各類市場主體187戶。二是進一步激活了脫貧攻堅內驅動力。黑山縣蛇山子村自我加壓、拉高標桿,接連新上4個項目,不到一年工夫,村集體純收入猛增到75萬元。去年,全市實現61個貧困村銷號、2.4萬貧困人口脫貧。三是進一步推動了社會治理創新。實現了黨建引領,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村級民調組織和法律援助點增加到2327個,以黨員為骨干的網格長隊伍發展到1.91萬人,補齊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短板。四是進一步加強了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北鎮市廣寧街道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成果惠及百姓,開展的“五級四辦兩代”服務,把2萬多件群眾牽腸掛肚的事解決在家門口。全市村級服務平臺和站點發展到8709個,落實富民型服務項目251個,2.3萬名農村勞動力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五是進一步提升了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凌海市小上村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萬元,144戶免費住進了兩層樓的星級別墅,建起200多平方米“三醫聯動”衛生室,80%藥費由村里報銷,還按最高額度為村民繳納養老保險;每逢春節,家家都能領到米、面、油、肉、酒、鞭炮“六彩禮”,村民嘗到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