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鋒正氣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扶貧開發工作,基層是基礎”。他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讓貧困人口脫貧,是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體現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和路線方針政策,是習近平總書記情之所系、心之所惦。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在全國范圍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每年農村貧困人口減少都超過1000萬人,累計脫貧5500多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下降5.7個百分點;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貧困群眾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貧困地區面貌明顯改善。
所謂“真”,就是針對扶貧工作中出現的一系列“不實”,出現的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問題、突出的腐敗問題以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弄虛作假、數字脫貧等嚴重作風問題而言的。
扶貧工作必須務實,脫貧過程必須扎實,脫貧結果必須真實,脫貧計劃不能脫離實際隨意提前,扶貧標準不能隨意降低,決不能搞數字脫貧、虛假脫貧。
一是進一步推進精準脫貧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二是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
三是加快健全脫貧攻堅長效機制。
四是強化脫貧攻堅責任和監督。
所謂強化脫貧攻堅責任和監督,就是實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堅持年度脫貧攻堅報告和督察制度,加強督查問責。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對扶貧領域貪污侵占、行賄受賄、虛報冒領、截留挪用、揮霍浪費、吃拿卡要、優親厚友的嚴懲不貸,嚴肅處理和堅決糾正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盲目決策、弄虛作假、數字脫貧,扶持對象、工作中失職失責的黨委、政府、紀委和扶貧等有關職能部門嚴肅問責。
習近平總書記2月12日在四川成都主持召開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指出:“加強作風建設,黨中央已經明確,將2018年作為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要堅持問題導向,集中力量解決脫貧領域“四個意識”不強、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準、資金管理使用不規范、工作作風不扎實、考核評估不嚴格等突出問題。要加強制度建設,扎緊制度籠子?!?/p>
如何讓黨中央的扶貧政策落地,讓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落實,讓老百姓的臉上笑容常在,讓困難群眾發自內心的稱贊黨、感謝黨,讓貧困地區的百姓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這是我們努力的目標。當然,想要真正在脫貧攻堅戰中發揮更大效用,就要更了解自己工作,就要知道當前工作所處的階段,并且盡早看到扶貧領域還存在的一些問題,爭取做到早發現,早解決,早整改。
從2017年我省兩次公開曝光的14起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典型案例來看,當前,扶貧領域最突出、最主要的問題集中在扶貧資金方面,其具體表現形式有:
一是巧取。
忻州市五臺縣豆村鎮興坪村黨支部書記楊眉祥2014年違規將自己列入貧困戶范圍。
二是騙取。
2013年,太原市婁煩縣婁煩鎮向陽村村委會原主任蘇巨亮利用職務之便,為其親屬虛報種糧面積,騙取國家種糧補貼款4760元。
三是套取。
2009年至2016年期間,晉城市澤州縣柳樹口鎮坂頭村黨支部原書記、村委會原主任趙貴珠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采取偽造災民救助款物發放登記花名冊、工程合同、虛開票據等手段,套取財政救災款、結對幫扶補貼資金等共計69.5萬元據為己有。
四是非法占有。
陽泉市平定縣東回鎮岔河村黨支部原書記穆銀柱非法占有扶貧款1萬元。
五是虛報冒領。
2010年至2015年,運城市夏縣泗交鎮溫峪村黨支部原書記王永科虛報冒領低保補助金1.2萬元用于個人開支。
六是優親厚友。
2015年12月,在銀子咀村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回頭看”期間,忻州市偏關縣老營鎮銀子咀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崔五榮違反精準扶貧相關政策,將不符合標準的妻子和兩個女兒違規納入貧困戶,享受國家相關補貼政策。
七是違規挪用。
陽泉市平定縣東回鎮岔河村黨支部原書記2007年至2013年,穆銀柱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集體資金16.6萬元進行個人營利活動。
八是克扣盤剝。
運城市夏縣泗交鎮溫峪村黨支部原書記王永科向12戶危房改造戶攤派費用6000元用于村委開支。
九是貪污受賄。具體又分為收受禮金和貪污扶貧款項兩種。
陽泉市平定縣東回鎮岔河村黨支部原書記穆銀柱收受他人辦理低保送的好處費1000元;2006年至2014年,朔州市平魯區下水頭鄉中井村黨支部原書記孫先利用職務之便,違規為該村兩村民申報并辦理了五保供養,并將兩人的五保供養款共計3.5萬元據為己有。
十是未嚴格履行職責。具體又分為:
1.補貼款長期滯留導致惠民政策落實不到位。
大同市天鎮縣米薪關鎮2012年和2013年的糧食直補款和良種補貼款共計228.6萬元在鎮信用社滯留四年,導致國家惠農政策落實不到位,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米薪關鎮副鎮長、時任鎮財政所財政員趙富廣,縣財政局經濟建設股原股長孫立、農業股股長馮玉軍未嚴格履行職責被問責。
2.包村幫扶工作流于形式。
2017年以來,呂梁市柳林縣薛村鎮黨委副書記張圣龍作為薛村鎮郝家津村包村干部,對所包村情況了解不細、底數不清,扶貧政策宣傳不到位,幫扶措施不到位,督促指導不力,包村工作流于形式,造成不良影響。
3.第一書記駐村工作不力。
2017年郭偉偉任呂梁市嵐縣大蛇頭鄉郭沙溝村第一書記期間,在駐村工作中不認真履行職責,未按規定駐村工作、對村務及貧困戶情況不了解、扶貧工作不精細,沒有實施有效的幫扶措施,以致郭沙溝村扶貧工作滯后,造成不良影響。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我省一些貧困區域都是革命老區,處在最基層。老區人民能否過上幸福生活牽系著大家的心。省紀委書記、監委主任任建華說:“打不贏脫貧攻堅戰,就對不起這片紅色土地?!彼€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必須自覺樹牢“四個意識”,增強宗旨觀念,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和四次跨省區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充分認識脫貧攻堅的艱巨性、重要性和緊迫性,全面貫徹執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和中央紀委的要求,到基層去、到一線去,把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往深里抓、實里做,為攻克堡壘、打贏戰役、實現目標提供堅強紀律保證,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
2017年11月全省開展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治理,以此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覆蓋“最后一公里”。專項治理工作按照“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在省市縣三級同步鋪開,覆蓋全省有脫貧攻堅任務的11個市、102個縣(市、區)。
1.省級層面。圍繞反映熱點問題,了解扶貧資金發放等情況,調取貧困戶、低保戶基礎信息,開展大數據核查比對,了解督辦問題線索的辦理情況。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預設路線、不固定模式、不讓當地干部陪同,隨機走村入戶進行抽查,以督導抽查的結果檢驗市縣級工作成效。
2.市級層面。扭住重點,以市為單位組織開展縣際推磨式交叉檢查,覆蓋所有的貧困鄉鎮。聚焦重點領域、重大政策、重要環節,明察與暗訪相結合,檢查資金項目和入戶了解情況相結合,發現問題,推動整改。
3.縣級層面。自查自糾,覆蓋所有的貧困村,覆蓋所有承擔扶貧任務的職能部門和幫扶干部,覆蓋所有的脫貧攻堅資金項目。圍繞扶貧資金流向、資金使用明細和工作臺賬,認真梳理審計、專項督查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分析研判扶貧領域信訪舉報情況,全面查找問題,主動及時整改。
全省各地按照省委要求,聚焦資金項目、政策落地、領導責任和干部作風等方面,盯緊人、盯牢錢、盯住事,深入開展監督檢查,發現問題,推動整改。據統計,縣級自查自糾共走訪貧困戶22.7萬戶,檢查項目12324個,整改各類問題10638個。
省紀委監委制定實施意見,班子成員深入市縣進行督導,隨機選擇貧困村、貧困戶,與群眾話家常、摸實情,主動發現問題。第一輪督導中,11個督導組先后深入39個縣、71個鄉鎮、94個村,走訪貧困戶293戶,抽查項目164個,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163個,督辦案件42起,有效推動和促進了全省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的深入開展。同時,省紀委監委還對扶貧領域腐敗問題線索開展多輪次、滾動式重點督辦,目前已開展三輪共督辦典型問題線索60個。
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2017年扶貧領域監督執紀的成效
——查處扶貧領域違紀問題2444件,處分2129人。通過從嚴執紀,全省2017年在扶貧領域腐敗問題的政治效果顯著。
——公開曝光了8起扶貧領域典型問題,各市縣全年共通報曝光158起扶貧領域典型案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把公開通報曝光作為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的重要手段,2017年省紀委定期通過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曝光典型案例,使一批涉農部門、基層組織長期存在的突出問題也得到解決,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
在剛剛閉幕的中共山西省十一屆紀委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省委書記駱惠寧強調指出,要嚴厲整治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以侵害群眾利益的“蠅貪”為重點,深入開展民生領域專項整治,切實把黨的惠民好政策落實到群眾心里。繼續深化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治理,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保障。
脫貧攻堅是一場硬仗,需要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以深入一線、一沉到底的務實精神,準確把握職責定位,敢于反映和處理問題,加強監督檢查,切實把黨的好政策落到實處,切實以嚴明的紀律為打贏脫貧攻堅提供堅強保障。
首先,暢通信訪渠道,拓寬案源線索是關鍵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應充分發揮信訪主渠道作用,利用互聯網、微信等現代手段,積極發揮派駐紀檢組“探頭”作用,延伸監督觸角。建立省市縣鄉舉報體系,設立舉報電話、郵箱,全面建立健全了“信、訪、網、電”四位一體監督舉報平臺,多渠道、全方位、多領域收集問題線索。建立扶貧、信訪、審計、財政等職能部門發現問題線索的聯動溝通和移送協調機制,及時轉辦、交辦問題線索,做到資源共享、無縫銜接。規范問題線索管理,嚴格落實信訪舉報歸口受理、統一管理、分級負責制度,確定專人負責扶貧領域問題線索登記臺賬,設立專冊、單列統計,并對涉及扶貧領域違規違紀問題信訪舉報件優先辦理、及時回復。建立信訪直通車制度,走村入戶、直面群眾,把接訪平臺直接送到田間地頭,并出臺扶貧領域違紀問題實名舉報相關獎勵辦法,充分調動群眾監督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的積極性和證據收集意識。
其次,聚焦突出問題,強化精準執紀,運用“四種形態”實現抓早抓小。
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應握緊鐵拳,聚焦易地扶貧搬遷、生態補償、教育、醫療救助、社會保障兜底等重點領域,扭住貧困對象識別認定、扶貧資金分配使用等重點環節,堅決糾正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對待扶貧工作、做表面文章等突出現象,嚴查中央巡視“回頭看”反饋、中央扶貧辦考核發現、群眾反映強烈、責任缺失、作風不實等重點問題,堅持從嚴執紀,著力形成震懾。
與此同時,把紀律挺在前面,處理好“樹木”和“森林”的關系。運用第一種形態對脫貧攻堅中,思想重視不夠,崗位紀律不嚴,工作標準不高等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進行談話談心、提醒批評、通報曝光,確保見人見事、觸及內心,體現嚴管厚愛。運用第二種形態對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庸懶散拖、推諉扯皮、弄虛作假、胡干蠻干等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及時給予相關人員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充分發揮警示糾偏作用。運用第三種形態對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優親厚友、與民爭利、吃拿卡要、虛報冒領以及違規招投標等問題,及時給予相關人員黨紀重處分和重大職務調整,讓破紀者止步于破法之前。運用第四種形態對脫貧攻堅工作中的貪污腐敗、截留挪用等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的,堅決嚴肅處理,砍掉“爛樹”,為脫貧攻堅提供強大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