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處在一個“數字蝶變”的時代,從數據開發應用據產業的前進方向和發展目的。中國建設,正大步前進。作為全國第一個國家級大數據綜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全面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合推動貴州大數據發展躍上新臺階,演繹了“換道超車”的貴州奇跡。5月26日,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在貴陽開幕,習近平主席向大會致賀信,強調“圍繞建設合試驗區,貴州堅定不移推進大數據戰略行動,以四大融助力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大數持續釋放新動能,到數字經濟發展不斷創造新可能,數字
發展成果
大數據成為世界認識貴州的新名片
近年來,貴州省將大數據戰略行動作為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的重要抓手,深度挖掘大數據政用、民用、商用價值,加快政府數據“聚通用”,大數據發展正從量的構筑轉向質的提升,從風生水起轉向落地生根。從獲批中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到出臺全國首個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和意見,再到設立全球首個大數據交易所、掛牌運行中國首個國家大數據工程實驗室……大數據讓貴州在新一輪國家經濟改革浪潮中,重構后發地區的整體發展方式,找到西部追趕東部的絕佳出口。2017年10月,國務院把“貴州省以大數據為載體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作為2017年第四次大督查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向全國給予了通報表揚。
●2017年,貴州大數據企業增至8900多家,產業規模超過1100億元
●2017年,貴州數字經濟增速37.2%,位
列全國第一
11項重大工作讓大數據在貴州落地生根
●組建大數據發展領域的省屬大型國有企業。2017年12月,貴州在全國率先成立由省級政府組建的大數據方面省屬國有大一型企業,云上貴州大數據(集團)有限公司破土。
●著力為大數據企業健康發展排憂解難。兩家“獨角獸”企業貴陽貨車幫、江蘇滿運戰略合并。與美國高通公司總裁進行會談,積極推進華芯通服務器芯片項目。
●積極引進國外知名大數據企業。蘋果iCloud云服務項目落地貴州。目前,已有25家世界級及國內500強企業落戶貴州。
●著力招引高科技企業。貴州省委、省政府將2018年作為產業大招商突破年,著力“強鏈、補鏈、延鏈”,貴州大數據產業生態圈逐步形成。
●打造“智力收割機”。運用大數據、“互聯網+”打造沒有圍墻的科研院所。“云上貴州(班加羅爾)大數據協同創新中心”在印度扎根開枝。
●加強大數據人才培養。貴州財經大學大數據統計學院、貴州理工大學阿里巴巴學院、貴州電子信息技術職業學院華為大數據學院、清華大學大數據研究生貴州班成為人才培養堅實搖籃。
●推進精準扶貧大數據應用。“精準扶貧云”打通17個部門和單位數據,實現精準管理。“國土資源云”與“扶貧云”融合,精準掌握和調度易地扶貧搬遷等重點工程。
●以大數據助力教育扶貧。在全國率先推動“扶貧云”與“教育云”融合,實現“貧困家庭子女高中、大專院校免學費的零申請、零證明、零跑腿”。
●推進醫療大數據應用。貴州“醫療健康云”聯通全省199家縣級以上公立醫院,實現“一窗式”預約掛號,成為國內首家以省為單位的統一預約掛號平臺。截至目前已開展遠程影像診斷48500多例。
●以大數據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實施“千企引進”“千企改造”工程、大數據+產業深度融合行動計劃、“萬企融合”大行動。“貴州工業云”、貴陽“航天電器柔性智能制造車間”獲廣泛認可。
●加強大數據標準建設。2018年4月,國家標準委同意貴州省建設國家技術標準(貴州大數據)創新基地,貴州成為全國首個獲批省份。
重點工作
四大融合讓大數據釋放價值爆發力量
大數據是技術革命,也是推動各行各業深刻變革的一劑“催化劑”。堅定不移推進大數據戰略行動,“融”是關鍵法則。融合是大數據的價值所在,必須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民生服務、社會治理等各行各業融合,促進提質增效升級。貴州在實踐中已經探索出,只有融合才能讓數據釋放價值、爆發力量,只有融合才能實現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如今,貴州正以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重點,加快大數據與實體經濟、鄉村振興、服務民生、社會治理四個方面的融合,初步構建了大數據與各行各業融合發展的基本格局。
1 加快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
“千企引進”“千企改造”工程作為貴州省推動工業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通過引進實力強、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好的企業提升全省企業競爭實力,充分運用大數據、“互聯網+”、智能制造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推動企業改造升級,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對調整產業結構和轉型升級起到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千企改造”“萬企融合”的加快實施,貴州初步構建了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基本格局。基于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全域旅游、智慧健康、共享經濟等新企業、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
千企引進
★2017年貴州省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千企引進”工程。2017年計劃引進2家以上國際大數據核心企業、10家以上國內知名大數據龍頭企業、50家以上國內有影響力的大數據優強企業。
萬企融合
★2017年5月24日,制定《大數據+產業深度融合2017年行動計劃》,全面啟動實施大數據+產業深度融合行動計劃,以智能制造為重點,在工業、農業、服務業領域布局了100個以上典型示范項目,力爭涌現出一批全國一流的典型示范項目,成為貴州大數據的全國新品牌
★2018年2月7日,出臺《貴州省實施“萬企融合”大行動打好“數字經濟”攻堅戰方案》,對“融合”工作進行了系統政策設計,并配套制定推動大數據與工業、農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方案》,加速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
千企改造
★2018年,啟動實施新一輪“千企改造”工程,重點主攻龍頭企業和高成長性企業,打造“千企改造”升級版,側重“扶優扶強扶大”;篩選高成長性企業,側重“扶新扶精扶特”
★2017年5月,出臺《關于支持“千企改造”工程龍頭企業和高成長性企業加快發展的相關措施》,制定7大項、20小項具體政策措施,為企業健康發展和項目有序推進保駕護航
★2017年4月,按照“扶優扶強扶大”以及“扶新扶精扶特”的原則,從12個行業中篩選出113戶龍頭企業和101戶高成長性企業進行培育,力爭形成“千企改造”工程示范試點和行業領跑者
★2016年9月8日,貴州“千企改造”工程·大數據專項行動正式啟動,引導優強大數據企業,為省內重點企業梳理發展痛點、制定解決方案探索改造轉型升級傳統產業的新模式。同時,啟動“工業云”眾包平臺建設
★2016年8月12日,《貴州省實施“千企改造”工程促進工業全面轉型升級方案》提出:“十三五”期間,每年培育600戶科技型、高成長型中小微企業進入規模以上企業行列,每年完成1000戶以上企業改造升級任務,到2020年完成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改造升級任務
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的下一步重點工作
●每年建設100個融合標桿項目,實施1000個融合示范項目,推動各行各業技術融合、產業融合、市場融合,推動高質量發展,確保到2022年帶動10000戶以上實體經濟企業與大數據深度融合
●在每一個領域、打造一個典型樣板、突破一個關鍵技術、推行一個融合模式、形成一個推廣方案、推出一個應用產品、制定一個標準規范、構建一個服務平臺、匯聚一批合作伙伴,讓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從“初級階段”邁向“縱深發展”
2 加快大數據與鄉村振興融合
2017年,貴州提出實施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貴州省委書記孫志剛在全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推進大會上表示,貧困不除、愧對歷史,群眾不富、寢食難安,小康不達、誓不罷休。他要求運用大數據加強對農業產業的精準管理。2017年9月8日印發的《貴州省發展農業大數據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提出,利用大數據助力大扶貧,聚焦食用菌、茶葉、蔬菜、生態家禽和中藥材5個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和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建立全省農業產業脫貧攻堅大數據平臺,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貧困縣與對口幫扶城市產銷對接和農產品“泉涌”提供數據基礎,積極探索農業大數據助推脫貧攻堅的新路子,為農業植入大數據“基因”。2018年2月7日出臺的《貴州省實施“萬企融合”大行動 推動大數據與工業深度融合方案》明確,重點圍繞農業各主導產業,2018—2022年,每年建設10個融合標桿項目,實施100個融合示范項目。到2022年,帶動全省與大數據深度融合的農業企業突破1000戶。
3 加快大數據與服務民生融合
“大數據+民生服務”是貴州發展大數據過程中很重要的內容之一。近年來,貴州一直致力于將大數據延伸到各個領域,落地生根,讓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實惠。2018年4月,貴州省委書記孫志剛表示,要利用大數據洞察民生需求、優化民生服務,深度開發各類便民應用,加快大數據與服務民生的融合,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
貴州省推進大數據與服務民生融合的重點舉措
2014年7月
多彩貴州網啟動建設多彩寶“互聯網+”益民服務平臺,致力于推進大數據與群眾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和社會公共服務等深度融合,更好地解決民生“痛點”“堵點”“難點”問題。多彩寶4.0版將于2018年發布
2016 年6 月
貴州省出臺《關于加快醫療衛生事業與大數據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到 2020 年,貴州省基本形成基于大數據、“ 互聯網”、遠程醫療、居民健康卡的智慧醫療服務模式
2016年12月
貴州公共資源交易大數據應用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行,這是全國首個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大數據應用服務平臺
2017年6月
貴陽市召開推動便捷支付工作動員大會,部署向全市推廣應用集成受理二維碼、市民云卡和便捷支付塊數據系統建設工作,正式啟動新型無現金城市的建設
2017年5月
貴州省精準扶貧大數據支撐平臺亮相,打通全省11個省直部門的實時動態數據,實現了各部門間的數據實時共享、數據比對核查以及異常數據第三方提醒
2017年2月
由貴陽市政府和神州控股共同打造的“筑民生”平臺上線,讓市民通過“一個網”“一個號”“一個窗”,獲得更加安全便捷的民生服務和開展社會監督
4 加快大數據與社會治理融合
近年來,貴州省委省政府把大數據作為后發趕超的路徑選擇,集聚共享數據,重在應用數據,率先在政務服務、社會治理等領域掀起一場技術換代、理念更新的深刻變革。全國首個省級政府數據集聚共享的統一云計算平臺——“云上貴州”用一場浩浩蕩蕩的“ 遷云”, 消除部門之間大大小小的信息“ 孤島”, 推動資源整合,互聯開放共享,把公共權力關進“數據鐵籠”,讓權力運行處處留痕。依托“政務云”,貴州推動政府部門數據共享,打破“信息壁壘”和“數據煙囪”,以最大程度利企便民,以企業和群眾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為目標,強化大平臺共享、大數據慧治、大系統共治的頂層架構,突破“信息壁壘”,推動大數據+ 政府深度融合,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
貴州省推動大數據與農業深度融合重點舉措
推進農業生產管理精準化
加快構建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物聯網技術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實現現代農業生產管理的實時監控、精準管理、遠程控制和智能決策
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
運用大數據,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形成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質量有保障、責任可追究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實施重點
農業產業脫貧攻堅專項
加快實現貧困農戶建檔立卡數據與農業生產數據的共享互聯。建設農業產業脫貧攻堅大數據庫和大數據平臺,基于遙感監測、地面調查、網絡挖掘等技術,構建“天空地人”四位一體的農業大數據可持續采集更新體系
食用農產品質量追溯平臺重點聚焦茶葉、蔬逐步納入全禽蛋等特色產業,產品檢測等農產品質量安全追實現農產品過農產品二維碼,溯平臺,通產地、生產單位、利用貴州省信息追溯、查詢,菜、水果、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專項
推進農業市場銷售網絡化
積極培育農村電商主體,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電商應用能力,建設信息開放共享、數據互聯互通的農業電商公共服務系統,構建農產品冷鏈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網絡化運營體系,破解“小農戶與大市場”對接難題,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
農村電商培育專項
加強與阿里巴巴、京東、蘇寧、中信國安等電商平臺合作,用好貴州電商云、貴農網等電商平臺,建立產地倉等直采模式,發展綠色無公害優質農產品線上定制、線下送菜到家的農產品銷售服務新模式,增強特色農產品線上推廣和線下融合
未來發展
“144思路”深入推進大數據戰略行動
“推進大數據戰略行動,是我們堅定不移的戰略選擇”,在4月4日調研大數據企業座談會及4月12日舉行的貴州省大數據戰略行動推進工作專題會議上,貴州省委書記孫志剛提出了新時代深入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的“144”總體思路。
堅定不移推進大數據戰略行動向縱深發展
四個強化: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打造“智力收割機”,著力集聚資源要素,強化對現有大數據企業的支持力度,強化對大數據企業的招商力度,強化與大數據融合的高科技企業的招商力度,強化對大數據等高科技領域的人才引進力度,通過量的增加引起質的飛躍
四個融合:扎實推進“千企引進”“千企改造”和“萬企融合”,加快大數據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推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以大數據助力結構調整、“黔貨出山”,加快大數據與鄉村振興的融合,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利用大數據洞察民生需求、優化民生服務,深度開發各類便民應用,加快大數據與服務民生的融合,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加強“數據鐵籠”、生態環境、公共安全等領域的大數據運用,加快大數據與社會治理的融合,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
云上貴州
系統平臺
●2014 年10 月15 日,“云上貴州”系統平臺正式上線,是貴州省委、省政府自主搭建的云計算系統平臺,也成為全國首個省級數據統一管理、交換、共享的云服務平臺,是全國首個實現貴州政府和公共數據“聚通用”的基礎支撐平臺
開放平臺
●“開放平臺”是由貴州省衛計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等11家省直部門提供的數據組建起來的“智慧大腦”,它的“中樞神經”和云上貴州系統平臺互通,存儲量能達到3000TB
共享平臺
●2016年12月30日,“云上貴州”共享平臺正式運行。“共享平臺”建成法人單位、人口、空間地理、宏觀經濟四大基礎庫,超過7760萬條數據成功互聯互通,貴州也成為全國第一個把四大基礎庫放在一個云平臺上全面共享的省份
“云上貴州”使50多萬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集中辦公
在2018數博會“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論壇”上,貴州省大數據局安全處處長張雷介紹,云上貴州交換平臺目前橫向聯接了65個省直部門,縱向部署了9個市州和貴安新區共享交換平臺。已經在國家政務信息資源目錄系統上報信息資源6825個。平臺的網上辦事大廳,實現了省、市、縣、鄉、村五級全覆蓋,有50多萬政務服務事項實現集中辦公
●2017年9月,云上貴州數據共享交換平臺與國家平臺完成網絡互通性測試,成為首個正式整體接入國家平臺的省份
56朵云
◆46朵專題云
◆9個市州云
◆貴安新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