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開展了不作為不擔當問題專項治理,今年又啟動為期3年的專項治理行動。問責風暴,效果如何?
今年2月,天津市委出臺了《關于充分調動干部積極性激勵擔當作為創新競進的意見(試行)》,建立健全正向激勵、容錯糾錯、澄清保護、監督問責四項機制,旗幟鮮明保護擔當者、支持干事者、寬容失誤者、問責不為者、懲戒違紀者,大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
治理不作為、激勵敢作為,天津各區各單位從自查自糾做起。“抓班子帶隊伍寬松軟,選人用人風氣不正,存在把關不嚴、任人唯親、突擊提拔等問題。”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有關負責人在自查自糾過程中表示,天津法院系統查擺黨的建設、領導作風、審判作風、工作作風4個方面共24個問題,制定正面職責清單和負面問題清單,深挖細查舉報線索,集中解決突出問題。
“在追責問責過程中,我們堅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精準問責,達到最好的懲戒效果,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正能量。”天津市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工委書記、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陸為民說。由天津市紀委、市委組織部制定的《天津市干部干事創業容錯免責操作規程》即將出臺,促使各級黨組織做到該容的大膽容錯,不該容的堅決不容,既鼓勵支持勇挑重擔、開拓進取的干部,又嚴肅查處胡干蠻干、違規違紀的干部。
(靳 博)
點評:對不作為不擔當,天津市委和市政府下了狠心、大決心,以壯士斷腕的精神,掀起“問責”風暴,根治不作為不擔當,誓建一支擔當作為、奮斗奉獻的干部隊伍,同時,對不擔當不作為的干部,根據具體情節該免職的免職、該調整的調整、該降職的降職,使能上能下成為常態,這樣的實踐值得倡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