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佟明增
“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毛澤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的預言,經過幾代人的接續(xù)奮斗,中國共產黨人的名字已赫然寫在了新中國的歷史上、中華民族的歷史上、世界社會主義的歷史上、人類發(fā)展的歷史上,標志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標志著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fā)出生機活力并不斷開辟發(fā)展新境界。
恩格斯說:“一個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樣達到這個目的的政黨,一個想達到這個目的并且具有達到這個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頑強精神的政黨——這樣的政黨將是不可戰(zhàn)勝的。”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長期奮斗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足以證明,中國共產黨就是這樣的政黨。這樣的政黨擁有將自己的工作寫在人類歷史上的初心和使命、責任和擔當、志向和胸懷。
“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是因為我們矢志不渝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和使命。百余年前,八國聯(lián)軍中的一個德國軍官在日記里感慨:“做19世紀的中國人太悲慘了。”百余年后,中國人民自豪地感慨:“做21世紀的中國人很幸福。”一個民族從“太悲慘”到“很幸福”的歷史性跨越,折射出中國共產黨人救亡圖存、國富民強的磐石初心、崇高使命和浴血奮斗。長征中,一個只有17歲的紅軍小戰(zhàn)士在部隊即將走出草地的前夕倒下了。臨死前,他對政委說:“在政治上我是塊鋼鐵,但是我堅持不住了,我要死了,我看不到革命勝利了。”當時,這個小戰(zhàn)士還不懂得怎樣在理論上表述“信仰”,但是“我是塊政治鋼鐵”卻發(fā)自肺腑地表達了他對信仰的至死堅守。以這位小戰(zhàn)士為縮影的共產黨人,始終懷揣向死而生的初心和使命,在把自身錘煉成為“政治鋼鐵”的同時,也把“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xiàn)國家富強、人民富裕”兩幅磅礴畫卷鐫刻在人類的歷史上。
“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是因為我們矢志不渝踐行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責任和擔當。97年來,共產黨人正是賡續(xù)“紅船初心”、肩負“趕考使命”,才能致力于偉大斗爭、磨礪于偉大工程、奮斗于偉大事業(yè)、激蕩于偉大夢想。從長征的血戰(zhàn)到抗日的烽火,從改革的攻堅到開放的探索,民族復興的步伐每前進一步,共產黨人的足跡就要在人類歷史上書寫一行。黨的十九大召開之際,由美英聯(lián)合制作的紀錄片《中國:習近平時代》在37個國家和地區(qū)熱播。很多外國人無不驚嘆從梁家河走出的大國領袖以及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定信仰和民生情懷。當年,斯諾在延安驚嘆的也是這種信仰和情懷,并將其概括為中國革命的“偉大力量”。其實,共產黨人之所以百年來持續(xù)迸發(fā)這種“偉大力量”,正是源于“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責任和擔當。1930年8月,年僅26歲的共產黨人裘古懷就義前凜然地說:“我滿意自己為真理而死。”正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滿意自己為真理而死”,今天的中華民族才能日益接近偉大復興的目標,今天的中國人民才能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
“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是因為我們矢志不渝踐行為人類發(fā)展謀前途的志向和胸懷。中國共產黨人不僅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也為人類進步事業(yè)而奮斗。我們所秉持的馬克思主義真理、所弘揚的社會主義運動,本身就屬于全人類對于理想社會的追尋。在青年毛澤東的心目中,社會主義就是世界主義。他曾說:“這種世界主義,就是四海同胞主義,就是愿意自己好、也愿意別人好的主義。”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益者三友”就是“愿意自己好、也愿意別人好”的交往之道;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就是“愿意自己好、也愿意別人好”的中國擔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愿意自己好、也愿意別人好”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邁向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必將把自己追求的“自由人聯(lián)合體”的理想之光鋪灑在人類社會前行的大道上。
“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這是因為中國共產黨人不僅擁有深厚的天下情懷、寬廣的世界視野,更因為擁有與時俱進的思想理論和勇毅堅韌的時代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