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阻擊戰是遼沈戰役中東北野戰軍第4、第11縱隊等部于遼寧省錦州西南的塔山地區對增援錦州的國民黨軍所進行的一次防御作戰。這次戰斗從1948年10月10日開始,至10月15日結束,共進行了六天六夜,殲滅國民黨軍計6549人。塔山阻擊戰的勝利,保障了我軍主力攻克錦州作戰的勝利。
1948年9月12日,遼沈戰役打響,東北野戰軍連克昌黎、灤縣、興城、綏中、義縣等地,國民黨軍被分割在錦州、錦西、山海關地區。蔣介石急調華北“剿總”的5個師和山東的2個師,連同原在錦西的4個師,于10月10日至15日猛攻塔山。10日拂曉,蔣軍飛機在幾十分鐘內低空投彈5000余枚,平地炸松幾尺土;3個師以密集的沖鋒隊形瘋狂沖鋒,我軍頑強防守,前沿陣地得而復失、失而復得。蔣軍輪番攻擊五晝夜未能攻下塔山,最后把號稱“沒有拿不下的陣地”的“趙子龍師”派出來沖鋒,并以50萬金圓券激勵由骨干分子組成的“敢死隊”,但沖鋒還是被我軍打退。15日凌晨,蔣軍又以5個師偷襲陣地,見到我軍陣地上用尸體堆積起來的防御工事心生畏懼,慌張撤退。到中午12時,蔣軍全線潰退,戰斗結束。
塔山阻擊戰的勝利,與戰地民工的英勇奮斗和當地人民的大力支援是分不開的。戰役開始前,錦西縣委、縣政府向全縣人民發出了“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阻擊戰勝利”的口號,全力支前。有車的民工趕著大車拉送枕木、鐵軌、石頭,眾多無車的民工則手抬肩扛麻袋、沙石奔向陣地,與解放軍一起構筑防御陣地工事。塔山村周圍的民工和群眾,紛紛獻出自家的門板、炕沿、木箱、木柜。陣地上,軍民并肩揮鍬挖土、搬石,搶修工事,各種掩體、戰壕、交通溝布滿陣地。塔山村民工和群眾200多人,還幫助部隊修筑起一條東起打魚山、西至白臺山,共計8000多米長的交通壕。戰斗中,敵人將大量炮彈傾瀉在塔山陣地,有不少支前民工受傷甚至獻出生命,但百姓支前的熱情持續高漲。人手不夠,錦西縣委、縣政府還將剛從綏中撤回的兩個營的支戰民工派往塔山陣地,連續苦戰三天三夜,幫助部隊搶修工事,終于和解放軍一起勝利地完成了在塔山阻擊敵人的任務,為保證攻錦作戰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