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杰
領導活動的有效展開、領導目標的順利實現、領導科學的發展進步都有賴領導藝術的發展與創新。作為領導藝術的傳統策略之一,“分餅畫餅”在堅持“合理分餅”“實際畫餅”及“誠意吃餅”的原則上要有時代新意,并能夠發揮更多現實作用。
有這樣一則故事。有一個老先生在秋收時節雇了一伙幫工幫忙收玉米。有一次,在給幫工們準備飯食的時候,老先生突然發現可用來做餅的面連一人一張餅的量都不足,而平時幫工們的飯量就是一人一張餅。老先生難為無米之炊,只好向有經驗的人請教。最終,老先生得到的建議是在紙上畫幾張餅一同帶去分給幫工們,同時,有經驗的人也給他交代了分餅時的一些策略與原則。老先生半信半疑地按照建議與交代去辦了,結果,這次的“分餅畫餅”不僅成功解決了問題,而且調動了幫工們的積極性,最終順利完成了秋收計劃。
有經驗之人道破其中的“天機”:首先,將幫工們分類,即分為上歲數的幫工、新加入的年輕幫工和幫工中的中堅力量;其次,掌握不同幫工的心理及需求,有針對性地區別對待——對于上歲數的幫工,要明白其無更高追求、無長遠規劃及注重眼前利益的心理及需求,因而照常足量分餅給他們是安撫和爭取他們的最有效舉措,也謂“分餅”;對于新加入的年輕幫工,要明白其遠大理想追求、長遠規劃打算及注重未來收益的心理及需求,所以,畫好“未來大餅”而稍微欠量分餅給他們是抓住和吸引他們的最便捷路徑,也謂“畫餅”;對于幫工中的中堅力量,一招足以讓他們“折服”,即以身作則、和衷共濟,通過與他們一個標準下的“共同吃餅”來激勵和依靠他們,也謂“吃餅”。老先生茅塞頓開,并深刻領悟了“分餅畫餅”的道理。
此故事不僅揭示了領導藝術中“分餅畫餅”之策的魅力,而且呈現了領導藝術之于科學領導的重要作用。不僅如此,我們還能從中深刻領悟“分餅畫餅”的策略精髓,即在領導活動中要掌握差異化心理、需求分析原則和有區別的針對性對待思路,通過科學的利益分配及合理的知人用人——明白應該安撫誰(給誰“分餅”)、應該鼓勵誰(給誰“畫餅”)、應該依靠誰(和誰“吃餅”),達到團結和激勵下屬等領導目的。
作為領導活動中領導藝術的運用,“分餅畫餅”有其施策原則,即“分餅”要合理、“畫餅”要實際、“吃餅”要真誠。統籌兼顧下的差異化運用,是領導活動順利進行及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
首先,“分餅”要合理。老同志在“傳幫帶”“發余熱”“穩軍心”“展優勢”等方面的正面垂范是積極的。但是,老同志在“擺資歷”“亂軍心”“謀私利”“擾秩序”等方面的負面作用卻也是不可回避的。所以,在對待老同志時,一定要合理規范且妥善全面,也即“分餅”要合理。這些也無不警示領導者,在對待老同志時,切莫突破“分餅底線”——合理規范又不失穩妥,這樣才可能充分發揮老同志的正面垂范作用,為組織與團隊的領導活動的順利開展保駕護航。
其次,“畫餅”要實際。新員工和新下屬可謂組織或團體的“新鮮血液”,是未來與希望,是一筆寶貴財富。在領導活動中,對“新鮮血液”從信念上加以培育與引導,在行為實踐上加以支持與督促,在未來前景上加以規劃與認同,是保持其熱情、動力及生命力的關鍵所在。在為“新鮮血液”“畫餅”時一定要實際,也謂實事求是。“畫餅”過大或過小不僅不利于其成長,有時還會給領導者的領導活動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在給“新鮮血液”“畫餅”時,切記要立足于對對方科學且充分認知基礎上進行實際規劃與合理引導,莫讓“鮮血”變“毒液”。
最后,“吃餅”要真誠。作為“分餅畫餅”策略的重要一環,明確與誰共“吃餅”后,誠意十足地與其“共享大餅”是保障領導活動順利開展的關鍵。真誠地“吃餅”意蘊豐富,即中堅力量吃多少、你就吃多少,他們吃什么、你就吃什么,同甘共苦、患難與共、和衷共濟。唯此,才能將領導活動順利開展下去,并不斷增強抵抗力、維持生命力。領導活動中領導者要實現其與中堅力量的休戚與共,想其所想、急其所急,情為其所系、利為其所謀,真正做到“勁往一處使、力往一處用”。如此之誠意,一切問題與困難都可以迎刃而解。
為適應時代變化需要和進一步探索科學領導的規律內涵,進而提升領導者的領導力并充分展示領導者的領導藝術,“分餅畫餅”策略需有時代新意,并能夠發揮更多現實作用。具體來看,以下兩種思路轉換和方式探索可以嘗試。
首先,“方”“圓”轉換間的序位優化激發更大活力。“方”“圓”轉換是構想中的“大餅”形狀由傳統的圓形變為方形,而相應的不同類型員工或下屬的位置與次序也隨之而變并不斷優化,由此帶來活力提升和凝聚力增強的預期效果。
新組織層級與序位設計,也充分考慮了組織或團隊機體的穩定性和長久性:將老同志群體置于略邊緣位置(這種邊緣是相對而言,在本質上離領導層和中堅力量的距離并未變化),充分考慮了老同志的優勢利弊,不怕其“壞”,更望其發揮廣闊的邊際優勢;將“新鮮血液”置于層層包圍之中,也全面考慮了其長處和短處,既可以聯合力量不斷強化對其的引導與培養,又可以實現對其的有效把控并最大限度降低潛在風險;而將領導層和中堅力量置于老同志和“新鮮血液”之間,既是戰略上的緩沖,又是戰術上的聯動。這樣,風險可以降低很多,而除了領導層和中堅力量這一主體力量外,兩類邊緣力量的潛力也可以得以充分挖掘,真正實現“兩手都要抓”且“兩手都抓好”的領導目標。
其次,總量減控下的績效獎賞挖掘更多潛能。總量減控下的績效獎賞又名總量減控下的“厚賞惜賞”,是指在“削肉固核”思想下通過進一步“少吃餅”和“多畫餅”,用減控下來的量差充當績效獎賞,遵循“厚賞惜賞”原則,實現最大范圍滿意度基礎上的積極性調動和潛能挖掘,最終保障領導活動的科學進行。
當然,在這個舉措的嘗試過程中,有幾點是必須明確和注意的。一是應遵循“盡可能多地少吃、盡可能少地多畫”“減控總量整體不宜過大”等原則。二是充作績效獎賞的量差首先要有底線和范圍,在可控范圍之內,且這里的績效獎賞是面對老、中、青三個群體的,但要明確獎賞不是無緣無故給予的道理。三是遵循“厚賞惜賞”原則,做到該賞就賞,該多賞就多賞,該少賞絕不多賞,獎賞要明。四是領導者要真正與中堅力量“看在一起、想在一起、做在一起、守在一起”。通過這一方式,組織或團隊中的各方力量實現共贏:該得的一方毫無損失且有潛在獎賞可以爭取,勢必會激發其積極性與主動性;略微少得的一方也損失不大且有通過獎賞彌補甚至多得的希望;物質損失相對最多的一方收獲了相對最多的精神和價值財富;領導者是最大的贏家,不僅團結和調動了各方,而且順利實現其領導活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