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然
鐘期光,著名的開國上將,他戎馬一生,立下了赫赫戰功。他學識淵博,是軍中少有的知識分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他為國家軍事科學事業的創立,付出了極大的心血。他善于做戰士的思想工作,把思想工作做到人們心坎上,值得領導干部們學習借鑒。
有一次戰斗結束后,一位負傷的排長因為脾氣暴躁,見鐘期光坐著吉普車指揮工作,一時不理解,再加上他不知道鐘期光的身份,就氣呼呼地上前打了他幾下。這件事被排長的上級知曉后,非常震怒,就把排長綁起來親自押送到鐘期光那里,要求他嚴厲處罰。鐘期光一看低著頭的排長,馬上過去給他松了綁,而后拍著他的肩膀說:“俗話說,不打不相識。你這一打,我們不就相識了嗎?再說,這真的不是你的錯,你為了國家利益浴血奮戰,又嫉惡如仇,看不慣干部享受特權,出發點是好的,是為咱們這個黨和軍隊好。不過說實在的,我也是為了做更多的工作,要是我長了雙飛毛腿,就是再好的吉普車我也不坐。剛才罰也罰了,嚇也嚇了,錯也認了,以后好好為革命立功也就是了。”排長含著眼淚點了點頭。
身為首長,卻被一名排長打了,不管出于何種原因,都是讓人不堪忍受的。面對被綁上門來的排長,鐘期光并沒有動怒,而是主動給他松了綁,先是引用一俗語,表示正是一打才讓彼此相識,而后又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為對方錯誤的舉動尋找到了理由,最后又對排長進行了安慰。整番話語合情合理,條理清晰,很是能說到人的心坎上,令人信服。
有一次,一位藍姓營長因為工作任務完成得不好,領導批評時還不虛心,情況反映到上面后,上級領導很生氣,當即下令把這位營長拉出去槍斃。恰好這件事被鐘期光知曉了,他連忙趕了過去,對大家說:“藍營長任務完成得不好,又頂撞領導,要說我也有責任,如果我之前做足了政治思想工作,平日里能對他這種性格的干部多加教育,讓他們認識到高質高效完成任務才是正道,我想他斷然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要是處罰的話,首先得處罰我才是,然后再處罰他。”說到這里,他又接著說:“但是請大家也分析一下,藍營長雖然犯有錯誤,但是不是到了非殺不可的地步呢?如果僅僅因為這樣的錯誤被槍斃,傳出去群眾又該如何評價咱們?我看還是槍下留情吧,革命總是多一些人要好些。”一番話說得大家紛紛點頭稱是。
僅僅因為任務完成不好和不虛心接受批評就要被槍斃,這絕對是矯枉過正的做法。鐘期光在勸說之時,自己先是做了檢討,正是自己做得不夠好才導致此種情況的出現。而后又對如此處理進行了批評,接連兩個反問,頗能引起人們的警醒。臨末一句“革命總是多一些人要好些”,說得合情合理,給足了對方面子,易于人們接受。
有一次,鐘期光跟身邊的一位喜歡哲學的工作人員聊天。他如此發問道:“你給我說說,什么是哲學?”這名工作人員回答說:“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可以認識的,這應該就是哲學的內容。”鐘期光一笑說:“不能說你回答得不對,也不能說對,因為學了哲學最關鍵的還是要用啊!要用于生活、用于工作、用于斗爭,可這些你都沒有回答。毛主席就曾經說過,我們的干部實際上是懂得哲學的。像連隊指導員在點名時,講了情況和成績之后,總要說點缺點,這不就是辯證法和唯物論的運用嗎?不過他們是覺得這樣做會好一些,具體為啥要這樣做,卻不能上升到理論的高度罷了。”這位工作人員聽了這番話語,頻頻點頭。
對于這名工作人員回答的內容,鐘期光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樣的認識忽略了“用”這一根本。為了不至于讓工作人員覺得使用哲學過于高深莫測,他引用了毛主席的話語,并且舉出了連隊指導員點名時尋常的做法這一例子,從而證明了使用哲學并非多難的事情。一番話語,通俗易懂,有理有據,頗能帶給人以深深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