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 制度供給與政策創新研究課題組
首都科學決策研究會
進入新時代,深化各項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優化發展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都必須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來帶動。要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對外開放的重大戰略和實現路徑,作為擴大開放和聚集資本、人才、技術、管理等先進生產要素的重要載體,創新方式方法,提升招商引資工作水平,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項目支撐。
(一)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不斷提升招商引資工作水平。立足科學發展新實踐,把招商引資與優化產業結構結合起來,與推進增長方式轉變結合起來,在更高起點上加快發展。認真落實國家產業政策要求,注重招商引資的選擇性,堅決不上污染環境、浪費資源和安全生產不達標的建設項目,全力主攻科技含量高、資本密度高、產業關聯度高、投入產出高的大項目、好項目。
(二) 突出主導產業招商。以產業規劃為引領,圍繞主導產業開展產業鏈招商。瞄準產業中高端和中高端產業,匯聚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企業和項目,大力招引投資總量大、產業關聯度高、牽動性強的重大項目。組建產業招商攻堅小組,瞄準重點企業,實行“一企一案”“一企一策”,在引進具有引領產業爆發式增長、蛙跳式發展作用的項目上取得突破。
(三)著力招大引強,重點引進產業鏈、價值鏈上的高端項目。圍繞“大、強、新、優”招新引優、招大引強,以高質量招商引資推動高質量經濟發展。圍繞重點產業的關鍵鏈條、關鍵技術、關鍵環節,重點引進產業鏈、價值鏈上的高端項目,不斷壯大產業鏈條,提高產業關聯度,促進產業集群加速形成。培育一批現有基礎強、產業層次高、發展勢頭好的主導產業項目和未來成長空間大的前沿產業項目。
(四)組建重點產業招商智庫。組建由有關產業專家學者、行業領軍人才、知名企業骨干等共同參與的產業招商引資智庫,圍繞重點產業開展招商方向研究、重大項目咨詢評估論證、重點招商項目引資談判、重大項目信息互通和引資引智等工作。定期研究產業招商的新動態、新問題,及時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措施。
(五) 借助信息化新技術,形成全方位招商信息網絡。積極利用電子化、數字化、信息化等新技術、新成果,創新招商引資的技術手段,構建QQ群、微信群、APP等立體式招商引資信息平臺。加大網上信息發布、項目推介力度,拓寬招商引資的領域和范圍。做好各平臺間的信息處理及信息反饋,完善招商信息網絡篩選處理機制,形成全方位招商信息網絡,提升招商引資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六) 瞄準產業轉移目標,實行高密度專業化招商。招商引資要有前瞻性和針對性,注意分析和預判國際資本流動和產業轉移的特點、動態和方向,抓住重點國別和地區、找準主攻目標,采取“密集轟炸”“大兵團作戰”與“小分隊跟進”相結合的招商方式,以求取得實效。
(七) 積極推進民間多元化招商。強調綜合性招商與專業性、專題性方式招商相結合。在講求實效的前提下,加強各類主題招商,點面結合,重點突破。積極加強境外招商代表網絡的作用,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對外招商的覆蓋面,建立點面結合、覆蓋各重要區域的海外招商引資網絡。
(八) 實行定位招商。圍繞行業配套和創新發展,瞄準高新技術領域和戰略新興產業,積極開展產業模塊化招商。圍繞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開展產業鏈延伸招商。大力開展專業招商、以商招商、會展招商、委托招商,組織專業招商小組,鎖定重點客商、重點項目,制定個性化招商方案,堅持不懈跟蹤招商。
(九) 加強項目儲備謀劃。發揮各地區和工業園區招商引資主體作用和企業主力軍作用,加強與行業協會、專業機構協作對接,著力提高招商引資項目質量和水平,努力形成建設一批、投產一批、洽談一批、儲備一批的良性循環格局。
(十) 強化園區招商力度。支持各工業園區立足主體功能區規劃和產業定位,加大與園區產業相吻合地區和企業的對接力度,充分發揮工業園區基礎設施、政策服務、產業融合的配套優勢,強化招商引資工作,落實招商引資責任,大力引進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產城融合發展、產業聯動發展的重大項目,整體引進產業鏈關聯項目,持續發揮產業集聚效應,提高對區域經濟的拉動和支撐能力。
(十一)瞄準大項目,精準大招商。堅持“以大規劃引領大項目、以大項目促進大發展”,開展“敲門招商”,把目光瞄準國際國內大型企業和行業領軍企業, 緊緊圍繞重點產業,策劃包裝優質招商項目。按照綠色循環發展要求,建立完善招商引資項目儲備機制,科學謀劃一批質量高、效益好、后勁足、潛力大的招商引資項目。
(十二)聚焦大產業,建好庫、強好鏈、筑好巢。招商引資要與各地“十三五”規劃銜接,按照產業行動計劃明確重點招商任務,統籌主導產業的行業研究、項目策劃、政策制訂、平臺搭建、要素整合和精準招商,實現招商引資產業空間布局與產業發展導向目錄、約束性指標設置、產業空間布局指引的有機結合。“建好庫”是要建立一個好項目庫;“強好鏈”是要形成配套齊全的產業鏈,在建鏈、補鏈、強鏈方面下功夫;“筑好巢”是要打造各類園區平臺,作為抓好招商工作的重要載體。
(十三)建設大園區,打造新舊動能轉換新引擎。大招商要落實到大園區,要通過大園區建設培育和打造新舊動能轉換的新引擎、策源地,提升傳統動能、培育壯大新動能。要把產業園區作為招商引資重要載體,將投資重點聚焦在重點園區、重點產業集群、重點產業、重點項目,促進實體經濟不斷做大總量、提高質量。
(十四)加強生產要素保障。對重大項目、優強項目、科技創新型項目,相關部門要優先配置土地、水、電、氣等生產要素。鼓勵開發區(工業園)創新用地模式,建設標準廠房,采取長期租賃、先租后讓、租讓結合等方式,提高用地效率。鼓勵高校、職業技術學校與招商引資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實施定點培訓、定向培訓,鼓勵企業創辦職業技術學校,為招商引資企業提供數量充足、技能熟練的技術工人。
(十五)以“標準地”撬動高質量發展。推進“標準地+承諾制+代辦制”改革,提速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方便企業快速投產,倒逼企業更好地落實“標準地”的各項要求,通過要素配置市場化改革撬動高質量發展,保障項目從土地招拍掛到開工建設采用一塊標準地、一次性告知、一次性承諾、一次性辦結,全面容缺、全程代辦,讓項目以最快速度落地。
(十六)完善重大招商項目督導機制。按照一個重大項目、一位主抓領導、一個推進工作組、一套配套政策的工作體系,每季度定期召開部門聯席會議進行協調推進和督查督辦。對未履行職責或履職不到位,影響項目推進的責任單位,按規定予以問責。
(十七)創新“飛地”招商新模式。根據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整體部署,在前沿、一線城市設立“飛地”型招商引資平臺,探索“人才+項目+團隊”“人才+基地”等人才培養新模式,做到引入一個項目、引進一批人才、帶來一項成果、帶好一個團隊、做強一個企業、帶動一個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