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魏磊

腕管綜合征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好發于中老年女性,以手麻痛、休息時加重、活動后減輕為主要癥狀,大部分患者還會半夜手麻痛致醒。近年來由于電腦的普及應用,其發病年齡明顯降低,甚至在10多歲的中學生也有發生。腕管綜合征已經逐漸成為最常見的神經受壓綜合征之一。
腕管綜合征又稱遲發性正中神經麻痹,是正中神經在腕管受壓引起的。腕管位于掌根部,底部和兩側由腕骨構成,腕橫韌帶橫跨其上,形成骨-纖維通道。由于腕管內容積減少或壓力增高,使正中神經在腕管內受壓,以橈側3~4個手指麻木、疼痛,夜間或清晨較明顯,疼痛有時放射到肘部,有時拇指外展、對掌無力、動作不靈活為主要表現而形成的綜合征。
腕管綜合征的康復訓練主要分為以下幾點:
可用手輕輕按壓痛點:每個痛點可以按揉2~3分鐘,每天3~5次。
輕度被動旋轉手腕:每組15次,每天3~4組。
被動屈伸腕關節:在每個方向保持最大的伸展位約1分鐘,使前臂屈肌獲得牽伸的作用。每天3~5次。
無負重的腕關節屈伸:尺偏,橈偏,旋轉。每組15次,每天3~5組。
掌指關節的主動運動:屈曲手指,伸展手指。一組15次,一天3~4組。
腕關節輕度負重的腕屈伸活動:可以拿一個大小、重量合適的瓶子來練習,每組10次,每天3~4組。
神經滑行練習:手腕處于中立位,伸指,然后輕握拳;伸指伸腕,手指并攏背伸狀。
肌腱滑行練習:手指伸直,指向天花板;手指彎曲成鉤狀,輕握拳。練習時以輕微的酸、脹、痛感為起效,每天練習3次,每次3遍,每個動作維持5秒。
握一個阻力始終的彈力環,用力握緊,然后緩慢放開。每組10次,一天3~4組。在后期能力允許的范圍內,可以使用適當大小阻力的握力器來練習手部的肌力和肌耐力。每次堅持30秒至1分鐘,一天3~5次。如果沒有握力器的話,也可以用橡膠球或者網球來代替。
患者應避免手部重復同樣的動作。盡量不要打麻將、織毛衣、久騎自行車,洗衣物時不要用力擰,做飯時選擇輕巧型的炊具等。
若工作性質是手腕活動為主的患者,應重視手部休息,每工作半小時休息幾分鐘,不提倡連續工作。應該讓雙手得到放松,學會適當的休息。在工作中應注意正確地使用鼠標,保持手腕在工作中處于正常的生物力學狀態。
腕管綜合征是一種慢性疾病,從疾病的開始到產生癥狀要經歷一段時間,其中手指的過勞是產生腕管綜合征的重要原因。因此預防腕管綜合征很大一部分就是要避免手部的過于勞累,要懂得休息,改變連續長時間的手工勞動。工作也好,學習也好,均不可長期固定在某個體位,應該養成學習、工作每1小時休息一會兒。有規律的適量全身運動也是預防腕管綜合征的良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