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華
有些新生兒家長發現,寶寶喉嚨里有痰似的,總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難道是感冒了嗎?但看著似乎又不像,因為寶寶沒有咳嗽也不發熱,而且吃喝拉撒的情況也都還好。但是這種喉嚨里的“痰聲”會因為啼哭、喂養、情緒激動而加重。那么,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醫師李增清解釋,其實寶寶喉嚨里的“痰聲”,在醫學上叫作喉喘鳴。這是氣流通過呼吸道最狹窄處而發出的一種異樣響聲,在臨床上即表現為家長所聽到的喉嚨里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好像是有痰似的。
新生兒發生的這種喉喘鳴可能跟其喉軟骨發育不良有關。在寶寶吸氣時聲門上結構向內塌陷、喉腔變小,氣流通過梗阻的氣道產生湍流而形成的喘鳴,即喉鳴音。寶寶剛出生后不久即可出現喉喘鳴,主要是由于媽媽在懷孕期間鈣及維生素D儲備不足,而寶寶出生后又未及時補充,可能影響了寶寶的喉軟骨發育。

李增清表示,如果這種單純因喉軟骨發育不良而引起的喉喘鳴癥狀較輕,沒有影響日常的飲食,家長不用太緊張。一般這種癥狀隨著寶寶慢慢長大,大多數在兩歲左右這種聲音就會消失。
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增加寶寶戶外活動,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足月兒出生2周后即開始補充維生素D400單位/日,直到兩歲。同時在天氣適宜的時候,把寶寶抱到戶外多曬太陽,并在平時的喂養過程中注意盡量減少嗆咳及誤吸,注意預防呼吸道感染。因呼吸道的感染容易誘發喉痙攣,加劇喉喘鳴癥狀,嚴重時可出現呼吸困難。
但如果聽到寶寶的喉喘鳴比較嚴重,已經伴有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喂養困難、發育遲緩等癥狀,那么就要注意,可能寶寶已經不是單純的喉軟骨發育不良所致的喉喘鳴了,應盡快帶寶寶到醫院檢查,以排除是否存在有其他疾病的原因,如先天性會厭囊腫、聲門下狹窄、貓叫綜合征等。